2020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少年当自强教学反思北师大版
《少年能自强》 学情分析:目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许多事情都由家长包办代替,自立自强的精神非常缺乏。,在成年以后,他们是难以独立于生活,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的。课程标准的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部
《少年能自强》 学情分析: 目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许多事情都由家长包办代替,自立自强的精神非常缺乏。, 在成年以后,他们是难以独立于生活,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的。课程标准的第一部分“成 长中的我”部分强调:“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 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自尊自强”部分进一步强调:“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 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而《少年能自强》一课正是让学 生了解如何才能培养自强的品质的一课。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生当自强》的第二框。在第一框中,学生了解了什么是自强,自强对个人 成功的重大意义,并通过自强和自弃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强应从少年始。所以第二框 少年能自强,少年怎样能自强就是水到渠成。 教学过程分析: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采取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方式来教学,生生互动主要形式是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首先,是以残奥会开幕式上一曲《永不停跳的舞步》的主人公小李月自立自强的 成长经历导入,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认识到“少年能自强”。我觉得这一点做的比较 好,因为小李月就是和学生一样的同龄人,她面对灾难的从容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但是有一 点没有考虑到,就是在谈过感受之后没有让学生引申到自己,人人都有理想,当自己遇到困 难之后也应该向小李月那样走一条自立自强之路。这样主题就得到了升华。然后出示学习目 标和自学提纲,让学生了解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并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对于简单的问题, 学生能自行解决,对于较难的问题,则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同学们集思广益、各抒 其见。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看法交融在一起,经过碰撞和讨论,可以相互启 发,相互补充,不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的目的。对于学生讨论之后还存在的疑惑,我再通过事例分析的形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 识。由于担心时间问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我把它去掉了,就是让学生说一说当他在生活中 遇到困难时,他应该怎样做,怎样才能自立自强。等上过课后,我才意识到这是最大的失误, 因为这应该是整课的落脚点。 这节课我是以导学案的形式上课,导学案是一个新的课题,这次上课也是一次尝试探索。 这样的方式,能真正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教师从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