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第53、54课串讲笔记
挚惭烧底板秦锑仓瞩琳鸡济韧挚砾衰镰演义斩始咽弯燃索鼠敌肾般援软定庇嫡讶谭壮寓阁婶疫认豁曾镊僧殃瑞佃坎匹梁盖喻融爽并机愤戏鹊缠现莱铅犹锰柬嘎惑轧剪秆稠眠释织坡紫幂走皆头少颂惋诀价影毯泌索狼美欲砚肄拥书洱
【科判联系】 《入行论》十品的内容涵盖了所有菩萨道的修行方法。第一品宣讲菩提心利益,让我们对菩提心生起欢喜心。 菩提心的本体就是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核心就是为了利益众生、他人。第二品就讲了修持菩提心,需要清 净它的违品,需要忏罪、积累顺缘等等。第三品告诉我们如何受持菩萨心。受了菩萨戒之后要护戒,护戒通过第 四品不放逸和第五品正知正念进行宣说,第四品宣说了要守护菩萨戒就不能放逸,要有小心谨慎的心态。第五品 正知正念 从正知正念来宣讲护戒的方便。:就是经常观察自己的三门,并了知自己的心正处于什么状态。时刻不 忘失善法。如果缺少正知,就会观察不到自己的身、语、意处于怎样的状态中,会放逸,会产生很多非法的念头, 就会造很多罪业,正念也随之缺失。因此正知正念对护戒的确是殊胜的方便。第五品戊二(正知正念)分三:一、 ———— 护戒之方便法护心;二、护心之方便法护正知正念;三、教诫结合相续而精进。也就是护持正知正念, 并结合修行心相续而精进实践。 其中: 己一、护戒之方便法—护心(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 庚一、略说 庚二、广说(分四:一、需护心之理由;二、护持方法;三、如是护持之功德;四、需精勤护持之理。) 辛一、需护心之理由(分三:一、未护心之过患;二、护心之功德(分二:一、遣除怖畏;二、修持善 法。);三、摄义。) 辛二、护持方法 辛三、如是护持之功德 辛四、需精勤护持之理 己二、护心之方便法——护正知正念 庚一、教诫护正知正念 庚二、未护之过患 (辛一、未护正知正念之过患;辛二、未护正知之过患(壬一、失毁智慧;壬二、失毁 戒律);辛三、未护正念之过患) 庚三、护持之方法 辛一、护持正念之方法 壬一、护持方式 壬二、生起之因 53.01 恒随上师尊,堪布赐开示,畏敬有缘者,恒易生正念。 53.02 佛及菩萨众,无碍见一切,故吾诸言行,必现彼等前。 如是思维已,则生惭敬畏。 壬三、护持之果 53.03 循此复极易,殷殷随念佛。 53.04 为护心意门,安住正念已,正知即随临,逝者亦复返。 辛二、护持正知之方法 壬一、正知之前行 53.05 心意初生际,知其有过已,即时当稳重,坚持住如树。 壬二、一同趋入 癸一、观察三门状态 子一、观察身体所做 54.01吾终不应当,无义散漫望,决志当恒常,垂眼向下看。 54.02苏息吾眼故,偶宜顾四方,若见有人至,正视道善来。 54.03为察道途险,四处频观望,憩时宜回顾,背面细检索。 54.04前后视察已,续行或折返,故于一切时,应视所需行。 54.05欲身如是住,安妥威仪已,时时应细察,此身云何住。 子二、观察心之动态 55.01尽力遍观察,此若狂象心,紧系念法柱,已拴未失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