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六校2021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六校2021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与“表现现实”的传统文学路径不同的是,在网络
湖北省六校2021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与“表现现实”的传统文学路径不同的是,在网络文学中,现实世界退居幕后,已经不 再是故事发生的主要背景,玄幻穿越类网文要重新建立一个崭新的世界,与之相对应,网络 文学对世界的再创造要求其理想读者抛弃现实世界经验和观念的束缚,接受全新的世界设定, 沉浸式地进入网络文学文本当中。 更为重要的是,相较于传统文络文学的作者创造文本后交由读者解读与评判,作者和读 者之间是双向互动的。读者可以对作品实时评价,作者也可以即时接纳读者的设想与建议, 改变自己原本构思的走向,在某种程度上,网络文学成为作者与读者群想象的狂欢,成为不 同主体合作完成的作品。 网络文学的作者对于“流量”与“变现”的需求,使得当下网络文学“粉丝向”严重, 大行其道的“爽文”正是“粉丝向”发展的产物。这类“爽文”直白地表达人类的欲望,建 立起一个没有根基的乌托邦。“金手指”泛滥、“套路化”严重,而这类“爽文”永远可以 戳中人们的“爽点”,从而拥有永恒的读者。 不过,无论何种文学类别,其“流量”大小永远不能成为评价它的唯一标准。对于网络 文学而言,流量既是商业的助力,也是资本的镣铐。因此,网络文学要想在商业性与文学性 的拉锯之下寻找相对的平衡,在网络文学中表现现实问题、呈现人类普遍的情感价值与取向, 则不能唯流量是从,要建立其自身的主体性。令人欣慰的是,网络文学中也确实产生了挣脱 镣铐的文学佳作。 邵燕君等人在《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典文集》中,从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中遴选了五 位作家的经典作品,以其判断标准来看,是否“传达了本时代最核心的精神焦虑和价值指向”、 是否“成为某种更具恒长普遍意义的‘人类共性’的文学表征”等,仍然深受传统文学评价 标准的影响。 然而,网络文学不同话语主体的交锋对文学圈内的评审标准发起了挑战。参与者的普泛 化必然导致更多元、更健康的话语语境的形成,对于网络文学的评价,必须兼顾文学内部与 大众传媒等多个向度。邵燕君等人的这套评价标准,可以说是目前为止较为全面的网络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