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学校会更好教案

学校的变化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明天的学校会更好》。本话题通过《珍贵的回忆》、《校园里的发现》和《明天的学校会更好》三个小话题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学校

学校的变化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 课《明天的学校会更好》。本话题通过《珍贵的回忆》、《校园里的发现》和《明 天的学校会更好》三个小话题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学校的过去与现在,在感受学校 的巨大变化中增强小主人翁的责任意识,激发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来看,学校已经成为他们家庭之外的另外一个很重要 的活动场所。他们应该在了解了学校的地理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自己的学校有 内涵上的认识。学校的文化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潜移默化又深远长久,它就是孩子 成长的第二个“家”。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比较广泛 了,体验也较为深刻,能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学校,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学校一草一 物一人。他们有了进一步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学校)的欲望:有关学校的历史、 那些没进去过的会议室、展览室里到底有些什么?在这样一个发现的过程中,他 们了解到学校的兴衰荣辱,对学校的认识不再停留在表面,深刻的意识到自己是 学校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从而激发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设计思路 1.资料收集,先入为主:对于学校以前情况的了解,让学生课前收集文字, 图片以及相关人物的采访,会给他们深刻的印象。收集资料的过程,就是一个自 主学习的过程,比仅仅老师的讲解更生动,更让他们可信,正如“纸上得来终觉 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2.图片感染,画面激情:三年级的学生,很大程度上感性思维还是更胜于逻 辑性思维的,视觉色彩、故事画面等更能激起他们参与的兴趣的认知的提升,所 以在教学活动中,设计了学校以前校容校貌和现在的校容校貌的图片对比,来调 起学生情绪,获得对学校更直接的认识。在我们的品生品社课中,这种情感渲染 法往往很能打动学生心灵。 3.亲身参与,游戏体验:通过让学生赛一赛、演一演、讲一讲的途径,让学 生在积极参与和体验中提高认识,陶冶情操。 教学目标 16 /

腾讯文库明天的学校会更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