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兖州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题。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2021-2022 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小题,满分分。考试时间分钟) 23150150 一、现代文阅读分) (35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小题,分) I5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5 材料一园林命名之最高标准,张岱已明言“无有一字入俗”,这也是 园林命 名同现代的“主题园”的区别。后者仅仅指出命名是表达景致的某 一主题思想, 而园林命名的关键却不只在于“主题”,更在于雅俗。有人 认为使用古人典故就 是“不俗” 了,《红楼梦》第十七回中以两处题名指 出了这一观念的问题,在 “曲径通幽”,宝玉言之“编新不如述旧,刻古 终胜雕今”,这自然是常说的“古 雅” 了;而在“沁芳桥”,宝玉又不喜 欢别人那些“述古”的名字了。通观全 篇,其所涉用典之俗的问题大抵有 三:一日陈旧,二曰犯忌,三曰“不中”。 所谓陈旧,就是用典太过俗滥,了无新意。如众人到了潇湘馆时,论 此处匾 该题四字。有人说:“淇水遗风。”贾政道:“俗。”又一个道: “睢园遗迹。” 贾政道:“也俗。”二者一处用《诗经•卫风•淇奥》“瞻 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典;另一处用睢 园,即汉梁孝王“绿竹荫诸” 的菟园之典,都同潇湘馆最点景的物“竹” 有关,也算应题,为何被政老称“俗” 呢?主要在于,这两个典故是文人 看到“竹”最容易想到的典故,几乎已经是陈 词滥调了,而由自我妙思所 感知的此处景致之独特也自然不可见了。 贤一郎对父亲的反驳斥责,多次都是从“如果我们有父亲”这句话开始 的,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