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家庭的成因及社会功能分析
丁克家庭的成因及社会功能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变迁,丁克家庭开始在中国的大、中城市出现,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丁克家庭在中国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生养孩子的成本太高、婚育观念的变迁、传统家庭生育
丁克家庭的成因及社会功能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变迁,丁克家庭开始在中国的大、中城市出现,并呈逐 年上升的趋势。丁克家庭在中国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生养孩子的成本太高、婚育观念的变迁 、传统家庭生育动机的转变、外来文化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等原因造成的。丁克 家庭的发展壮大对社会有正、负两方面的功能,但它暂时不会上升为一种社会问题。现阶 段我们应探寻一种与传统家庭类型和谐共存的丁克家庭模式。?? 关键词:丁克家庭;生育观念;社会根源;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C91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7)03-0119-04 一、丁克家庭及其在中国的现状?? 丁克是英文单词“DINK”的音译,它是“Double Income and No Kids”的首字母缩写,意 思是“双收入,无子女”。丁克家庭主要是指夫妻双方都有收入,有生育能力而自愿不生育 的新型家庭模式。它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流行于欧美发达国家,后来传入中国。美国人 口普查局1994年5月公布的年度分析报告表明,1993年美国有6 180万个家庭,其中3 480万家庭无子女,即占51%,丁克家庭已超过家庭总数的一半以上。[1]21?? 根据零点调查公司2002年2月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目前中国的大中城市已出现60万个 自愿不育的丁克家庭,而且近七成被调查的人认为丁克家庭将会增多。[2]55上海市区在 1979-***年共有113.34万对男女登记结婚,其中约有16.48万对夫妻没有生育过孩子。另 有资料表明,***-1994年,上海市区丁克家庭约占家庭总数的3%-4%。2002年上海市妇联针 对全市家庭状况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丁克家庭已经占到上海家庭总数的??12.4%。此次调 查选取了1 200多个不同年龄阶层的上海家庭作为样本,如果只选取20-40岁年龄段的样 本,丁克家庭的比例会更高。[3]59由此可见,上海市丁克家庭的数量正在猛增。1984-1998 年,北京市约有3%的夫妇自愿不生育,达7万人之多。***年广州市只婚不育的人数有10万 人,1992年底就增加到13万人。南京市抽样调查表明,已有4%的夫妇自愿结成丁克夫妇。 可以预测,未来这个比例还会上升。[1]21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中国的丁克家庭总体上呈 增长之势,特别是年轻夫妇选择不生育的比例更大。??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传宗接代是婚姻的主要目的,并且崇尚多子多孙的大家族。随着社会的 变迁,丁克家庭这种新型家庭模式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大、中城市,这无疑是对传统观念的一 次巨大的冲击,它挑战了原有的家庭模式,并作为一种新的选择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样,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丁克家庭出现的原因及社会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丁克家庭产生的社会根源?? 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多子多福的家庭观念根深蒂固。但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丁克家庭冲 破了原有的束缚,高举不生育的大旗出现在世人的眼中。综观丁克家庭产生的社会因素,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