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语境下的叙事重构与文化反思
现实语境下的叙事重构与文化反思 [摘 要] “赵氏孤儿”的故事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在流传中存在着演变的印记。陈凯歌执导的影片《赵氏孤儿》没有将重点放在如何描绘一段真实的历史,取而代之为一种更加现代
现实语境下的叙事重构与文化反思 [摘 要] “赵氏孤儿”的故事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在流传中存 在着演变的印记。陈凯歌执导的影片《赵氏孤儿》没有将重点放在如何描 绘一段真实的历史,取而代之为一种更加现代的叙事。影片在现实语境下 进行了文本的叙事重构,其对传统“赵氏孤儿”故事的现代诠释与演绎, 折射出改编者当下的文化反思与观照。与此同时,如何将“赵氏孤儿”故 事中崇高的悲剧精神与观众的审美诉求相结合,做到继承与创新并重,传 统与现代交融,则值得进一步反思。 [关键词] “赵氏孤儿”;叙事重构;文化反思 一、“赵氏孤儿”故事的流传演变 “赵氏孤儿”故事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其大体本于历史事实,始见 于《左传•成公八年》,但记述十分简略。至司马迁作《史记• 赵世家》,“赵氏孤儿”才具备了赵屠两家仇杀和搜孤救孤的故事轮廓, 增添了屠岸贾、程婴、公孙杵臼等人物。元代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 以《史记》为蓝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改动。主要情节为:晋灵公时,屠 岸贾专权,因私仇杀了赵盾满门,累及赵盾儿子驸马赵朔。门客程婴冒险 救出赵朔的遗腹子,守门官韩厥放走程婴后自杀。随后程婴献出自己与孤 儿同岁的孩子,公孙杵臼献出生命,保住了孤儿。程婴又让孤儿认屠为义 父,待孤儿长大成人后,用画卷说明事实真相,终于为赵氏一门复了仇。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