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 学习笔记【中公版整理】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 学习笔记【中公版整理】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涵义教育一词的由来 《孟子·尽心上》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学习笔记【中公版整理】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 教育的涵义 (一) · 教育一词的由来《孟子尽心上》 (二) 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 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活动。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 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则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 的社会活动,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 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一) 教育者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 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 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 主导作用。 (二) 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 年和青少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三) 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 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心。 三、 教育的属性 (一) 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1 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 2 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4 。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 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二) 1. 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 2. 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教育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 3. 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教育具有相对独立 性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 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 1219 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代表人世纪法国的利托乐诺,美国的 ·3 4 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心理起源说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教育史教科书》。劳动起源 说恩格斯杨贤江 (二) 教育的发展历程 1. 原始社会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