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考点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通关练习新人教版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一、对点练1.(2017·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采地黄者白居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①。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对点练 1.(2017·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采地黄者 白居易 ①②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插去,薄 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 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②插:通“锸”。铁锹。 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 答: (1)叙述手法。 【解析】 首先从叙述角度来看,本诗是从采地黄者的角度,以采地黄者的口吻讲述了采地黄和卖地黄的事。诗 人在客观的叙述中寄予了对以采地黄谋生的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那些豪门贵族的痛恨之情。 (2)对比手法。 诗人将采地黄以求度过饥荒的贫苦农民与朱门家的白面郎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一是把农家与朱门的 不同身份进行对比,二是将采地黄者与白面郎的形象进行对比,三是把采地黄者饥饿无食与白面郎的马吃 地黄的生活状况进行对比,在反复的对比中揭露了两个阶级的贫富差距。尤其是结尾贫苦农民采集地黄以 换取马饲料这一细节,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人不如马这一现象,使人在深深同情采地黄谋生的贫苦农 民的同时,激起了对那些豪门贵族的切齿痛恨。 叙述: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 【答案】 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对比: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 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2.(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北来人二首

腾讯文库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考点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通关练习新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