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中的新生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中的新生【摘 要】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希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可以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中的新生 【摘要】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希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符号 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 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可以说,人类文明实际上是有各种各样的符号 构建的。在这个由符号构建的人类文明中,我们诸如艺术、科学以及宗教等等 文化形态都是符号功能的集中体现。文章将从符号学的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 符号在当代艺术中的运用以及出现的新的特点。 【关键词】当代艺术;符号;传统 艺术作为符号功能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它体现了人类 的思想情感,是一种整体的情感表达。人类情感有理性和感性之分。其中,语 言是将人类思想中的理性成分抽象出来的符号形式,而我们感性情感的表达则 需要依赖于另一种不同于语言的符号形式――艺术。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人 类情感外化的表现,是一种不同于语言的特殊符号形式。艺术家将自己的主观 思想和情感外化,从而形成了一种可传达的符号形象系统,再现了艺术家的情 感。同时艺术符号还承担着文化载体这一职能,包含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 模式,表现着当时的社会环境。因此,我们说艺术符号不仅表达个体的意义, 还是一种整体的情感。符号学家德・费尔南迪・索绪尔认为一个完整的符号有 “能指”和“所指”两部分,“能指”是符号的语音形象,而“所指”则是符 号的意义概念。接着罗兰・巴尔特又提出了“能指”和“意指”的概念。他最 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玫瑰,玫瑰原意只是一种植物名,这是它的能指;同时, 玫瑰又经常被人们看作是爱情的符号,这是它的意指。我们可以看到,玫瑰这 一符号的能指和意指部分是完全不同的,它的能指生硬无味,而它的意指却给 人以无限遐想、充满意味。能指和意指之间的转换就是一个“符号化的过 程”,是将意义注入到符号中的过程。因此,符号是有意义的,当我们在关注 艺术符号的时候,不仅应该关注它的外在形式,还应看到它背后所蕴藏的整体 情感和文化内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艺术走向“前卫”。说到“前卫”,人 们往往会联想到反传统,然而中国当代艺术并不完全是反传统的。传统文化符 号的使用被频频提及并被运用到当代艺术创作中。当下,我们处在一个全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