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工程论文
浅议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_工程论文 【摘 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根据拟建工程的性质、规模、安全及重要性等级、抗震设防要求、建筑物荷载、结构特点和拟建
_ 浅议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工程论文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根据拟建工程的性质、规模、安 全及重要性等级、抗震设防要求、建筑物荷载、结构特点和拟建工程场地的地质地形特点等 情况综合确定。本文对勘探点深度及间距、野外编录及地层划分、地下水的测定、原位测试 等几个方面,去分析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1 勘探点深度及间距 实际工作中,勘探人员虽严格按原定大纲执行,但因现场编录人员的不仔细,不能做到 随机应变,造成在内业资料整理中发现相邻两勘探点地层变化很大,甚至相差悬殊的情况。 另外,在对勘探区岩土特性不太了解的情况下,按某个地基等级进行勘探,在室内对所采集 的岩土试样进行分析时,发现如盐渍土、湿陷性士等特殊性岩土,使地基等级发生变化,造 成勘探点间距的不合理。遇复杂地基情况,应按规范要求加密勘探点,不能局限于经济或时 间等因素而坚持原勘探方案不变,否则难以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埋下工程隐患。大部分 勘察人员遇到上述情况,都会进行补充勘探,完善勘察工作,造成一定的成本支出。但在工 勘市场竞争激烈、盲目压价的地区,遇到这种情况勘察人员可能会闭门造车,给工程建设造 成资金浪费或埋下工程隐患。 56 建筑基础形式结构形式不同,勘探深度不同,如~层砖混结构住宅,勘探孔深 15m 可满足要求,在工程地质条件好的密实碎石土及基岩区可适当减小深度,而多层框架 结构商场,高度较大的地下室,由于柱网的柱荷载大,基础面积大甚至可能采用桩基,尤其 15m 在细土平原区可能存在软土层的情况下,深度不能满足要求。相反,在有丰富经验的碎 2315m 石地区,对、层一般建筑物,也盲目地勘探深,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 野外编录及地层划分 28<1000mm 野外编录描述不细对工程质量影响也较大。如某工程为层高层建筑,采用 45m 钻孔灌注桩进行施工,以深度左右的第⑦层圆砾作为桩基持力层。但其中某一根工程 30m 桩打到多的深度时就觉得打不下去,进尺十分缓慢,后采用孔内重锤夯击法才解决了 “” 问题。究其原因是原来有一层密实的铁板砂透镜体分布。遗憾的是勘察报告中未提及, 属于描述不仔细。如果在编录时能够用手掰开岩芯,用肉眼进行认真仔细的鉴定,问题就可 以早发现,并早做准备,避免出现被动局面。野外地层的正确划分是室内资料整理的关键因 素,对于较大型的工程由于施工多采取多钻机平行作业形式,技术人员较多,各勘探班组往 往各行其事,进而造成野外资料分层、定性、描述等难以统一,最后给室内资料整理带来困 12 难。为避免这种问题应将所有技术人员首先集中培训并一起共同勘探~个钻孔,统一编 录形式,并派专人现场负责勘探区域整体野外分层连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只有这样才能 更好地保证勘探质量,同时将勘探到的特殊地层重点描述。 3 地下水的测定 1 实际地下水位量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应同时观测地下水位,量测时间须在最后 24h2 一个钻孔施工后;()地下水位观测应考虑周围地下水开采情况的影响,若量测时间 3 正好处于附近抽水井抽水下降漏斗时,所量测到的地下水位肯定偏深;()水位量测应与 钻孔坐标、标高回测相结合。我们知道勘探孔口周围地面实际不是一个水平面,水位量测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