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第十五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长治市第十五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挑战爱因斯坦的人王煜1941年的一天,香港机场飞往大陆航班的安检处,一名年轻人被拦了下来,

文,他说:“我不过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 山西省长治市第十五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卢鹤绂除了是一位全球闻名的物理学大师,还是著名的京剧票友。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更增添了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他的人格魅力。 卢鹤绂一生中多次登台演出京剧。在大学期间,他和同学一起参加过公演并得到好评。在美国参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加宋美龄发起的“抗日捐款义演”,演出《四郎探母》;1945年,再次登台为黄河赈灾义演献唱。他 挑战爱因斯坦的人 说:“中国的传统京剧蕴涵着人生哲学,它宣扬的忠孝节义、礼义廉耻,这些并非封建糟粕,我们绝 王煜 对没有必要抛弃,因为它对社会安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再说,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吟唱京剧, 1941年的一天,香港机场飞往大陆航班的安检处,一名年轻人被拦了下来,他穿了一件非常臃肿 心情特别轻松愉快,不啻是一种‘醒脑剂’。” 的大衣,在那个季节显得很不正常。安检员打开他的大衣,里面密密麻麻全是插袋,插袋里全是英文 正因为在科学和人文上的深厚积淀,卢鹤绂去世以后,美国休斯敦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均为他竖 的物理研究书籍和资料。这个拼死要回国用教学和科研来参与抗战的人,就是后来被国际学界公认的 立铜像,美国檀香山市还把每年的6月15日定为“卢鹤绂日”。卢鹤绂百年诞辰之际,复旦大学也 “中国核能之父”“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人”——卢鹤绂。 为他在校园里竖立了铜像。在纪念大会上,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说:“卢鹤绂先生 卢鹤绂1914年6月7日生于辽宁沈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家庭的熏陶下,卢鹤绂从小就热衷 不仅是学术的大师,同时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有情怀的人,这是最为珍贵的,是我们最为敬仰的。” 于钻研理工科学。1936年,卢鹤绂从燕京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前往美国深造。 (选自《新民周 1941年,卢鹤绂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工作条件和舒适生活,带着新婚的妻子毅然回到了战争中的 刊》,有删改) 祖国。他退出了自己与另外两名科学家正在研究的课题,而不久后另外两名科学家就凭该课题获得了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诺贝尔奖。11月,卢鹤绂抵达广东坪石镇的国立中山大学,任理学院教授。理学院院长康辛元在迎接 A.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院长康辛元在迎接卢鹤绂夫妇时,感慨地说:“你们从天堂坠入地 卢鹤绂夫妇时,感慨地说:“你们从天堂坠入地狱。” 狱。”此话主要表达了康辛元对卢鹤绂夫妇的敬佩之情。 当时内地生活异常艰苦,卢鹤绂便在油灯下备课,在古庙里给学生讲授量子力学、近代物理等课 B.本文详细叙述了卢鹤绂的家庭背景、求学、爱好以及教研经历,这不但能让读者对卢鹤绂有 程。在这样的环境中,卢鹤绂还一边讲课,一边密切关注国际学界的动向,能获得的学术杂志,他全 更全面的了解,而且能启迪读者思考自己的人生。 部抄录下来。他于1944年在国内《科学》上发表的《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其利用》一文,全面阐述 C.作者列举了卢鹤绂不同时期的演出情况,既说明他是著名的京剧票友,对京剧的浓厚兴趣和 了核裂变的实验发现及有关理论,并预言了人类大规模利用原子能的可能性,被学界普遍认为是“中 出色的才艺;又说明他有爱心并对传统文化有清醒认知。 国科学家第一个给中国读者全面介绍原子能物理知识及其应用”的科学著述。后来,他发表《原子能 D.“我不过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此话巧用比喻修辞,一方面体现了卢鹤绂勇于挑战权 与原子弹》和《从铀之分裂谈原子弹》,对原子弹的发明作了介绍。此文一出,国际学界轰动,卢鹤 威的精神和勇气,另一方面体现了他幽默的语言风格。 绂因此被誉为“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人”“中国核能之父”。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1955年,卢鹤绂进入抽调全国院校教师办起来的、绝密的“546培训班”任教。在后来的11位 A.为了回国用教学和科研参与抗战,卢鹤绂退出了自己与另外两名科学家正在进行的课题,他 “两弹元勋”中,就有7位是卢鹤绂在“546信箱”培训班的学生。 在明知可凭此课题获奖的情况下毅然退出的举动,使他失去了和那两名科学家一起获得诺贝尔奖的机 1958年,培训班的任务结束了,许多师生被分配到原子弹实验基地。卢鹤绂如果也到核弹基地, 会。 极可能成为钱三强式的人物。但是,卢鹤绂认为他所专长的基础理论,只有在大学才能发挥作用;他 B.卢鹤绂克服内地的艰苦生活,一边讲课,一边密切关注国际学界动向。他发表的论文《原子 一辈子教书,希望回到复旦大学继续进行教育工作。于是,他回到复旦讲坛。 能与原子弹》《从铀之分裂谈原子弹》,引发国际学界轰动。他因此被誉为“中国核能之父”。 卢鹤绂一生从未停止过在科研创新上的步伐。他与弟子撰写的《对马赫原理的一个直接验证》一 C.“546培训班”任务结束之后,许多师生被分配到原子弹实验基地。卢鹤绂如果也到核弹基 文于1995年在美国《伽利略电动力学》上发表,该杂志的主编评价这篇论文:“开辟了挑战爱因斯 地,极可能成为钱三强式的人物。但组织上考虑到他专长的理论研究在大学更能发挥作用,所以安排 坦的新方向。”之前此文曾被美国一家杂志拒登,对此,卢鹤绂坦然地说:“一般编辑部都不敢登这 他回到了复旦讲坛。 种文章,他们迷信爱因斯坦,怕人家说他们不懂物理学。”他不怕自己被人认为是疯子,关于这篇论

腾讯文库山西省长治市第十五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