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铝合金生产工艺控制要点分析
铝合金生产工艺控制要点分析摘要:本文通过研究了铸轧和均匀化条件下铸轧3104合金的组织改善情况,铸轧过程中通过选择适宜的铸轧工艺(前箱温度690℃,铸轧速度0.8m/s)以及适宜的均匀化工艺(570℃
铝合金生产工艺控制要点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了铸轧和均匀化条件下铸轧3104合金的组织改善情况,铸 轧过程中通过选择适宜的铸轧工艺(前箱温度690℃,铸轧速度0.8m/s)以及适 宜的均匀化工艺(570℃×10h)可以有效的降低铸轧法3104合金的晶内偏析同 时降低晶粒度,改善后的成品经过退火后,0.4mm3系合金O状态延伸率可以达到 27%,冲压不开裂,表面不存在水波纹。 关键词:铸轧;均匀化;偏析;延伸率 3000系铝合金主要添加元素为Mn元素,主要形成MnAl6第二相作为强化相。 3系铝合金中的3104合金除了在铝基体中添加Mn元素之外,还添加了Mg元素作 为强化元素,普遍应用于易拉罐体材料、幕墙材料、铝基板材料等的生产。3104 合金主要采用(DC法)铸造-热轧-冷轧的工艺模式,(CC法)铸轧生产方式由 于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限制,难以得到推广,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CC法 3104合金铝材的内部组织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一些研究,大多数局限于实验室 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本文介绍了在工业实际生产条件下,阐明了最优的生产铸轧 3104合金带材的工艺参数。 1CC法3104合金工艺难点 3XXX铝合金的主要合金元素是Mn,3104合金也有其它的金属元素,如Mg、 Fe、Si、Cu、Zn等,其中Mg元素的含量约为1%。根据Al-Mn系合金平衡相图, 其凝固过程具有如下几个特点:①液相线斜率很小,等温结晶间隔甚宽。②液相 线和固相线垂直结晶间隔很小,仅0.5℃~1.0℃。③锰在铝中的固溶度变化很大, 随温度的下降而急剧减小。加之CC法铸轧生产工艺铸轧工艺具有剧烈的冷却速 度,其值已经达到了102~103℃/s,比常规半连续铸造技术约快2个数量级,因 此高Mn3104合金铸轧板材当中存在着明显晶内偏析,即晶内与晶外的Mn元素浓 度存在明显差异,成品退火时.低锰区域就会先形核生成再结品晶粒,继续升温 至高锰区能发生再结晶时,低锰区晶粒早已长大,因此,造成再结晶的晶粒大小 不一[1]。如图1(a)、(b)所示。 2技术改进措施 生产测试中,按照3104标准成分进行铸轧法生产(如表1),材料加工工艺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