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写景抒情诗高品质版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一一写景抒情诗一.题型初探1•春兴 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注:作者的家乡在洛阳附近。.从诗中的描写来看,这首诗所写的季节是 。答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一一写景抒情诗 一.题型初探 •春兴 武元衡 1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作者的家乡在洛阳附近。 (1) 从诗中的描写来看,这首诗所写的 . 季节是。 答:春末 (2) 从春景引发诗人的思乡之情,这里是运用了诗歌表现手法中传统的写法。 . 答:起兴 (3) 试分析“又逐春风到洛城”一句里,“逐”字运用的高妙之处。 . 答:化虚为实,将无形的春风化作了有形的可“逐”之物。 2.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 界? (1) 整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 中有 (2) 情,问: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情是怎样的情? 答:仰视;低头;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如 仙境。 (1) 写出渔民欣快欢畅之情,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 (2) 3.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草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1)(2) 【答案】“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 幽静。 (1) 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 者悠然 (2) 闲适的心情。 4.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 (1) 情感:喜爱体现情感的字是:怜 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 境?表达 (2) 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意象:春潮、雨、野渡、舟自横;意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 意境感情; 表达了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此类诗的大致特点: 、题材特点:自然风光、农村景物、田园生活、隐居生活 1 、表现手法: 2 写景:①描写角度一一如近景与远景、俯视与仰望等; (1) ②描写顺序一一如从外到内、从近到远等; ③描写方法一一如正面与侧面、实景与虚景(现实与想象、神话,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 动 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粗笔勾勒(白描)、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五觉(感 觉、听 觉、视觉、味觉、触觉)结合、声色结合等。

腾讯文库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写景抒情诗高品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