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汾水、浍水、涑水、文水、原公水、洞过水、晋水原文翻译
水经注·汾水、浍水、涑水、文水、原公水、洞过水、晋水原文翻译 水经注·汾水、浍水、涑水、文水、原公水、洞过水、晋水原文|翻译水经注 卷六 汾水、浍水、涑水、文水、原公水、洞过水、晋水、
水经注·汾水、浍水、涑水、文水、原公水、洞过 水、晋水原文翻译 水经注·汾水、浍水、涑水、文水、原公水、洞过 水、晋水原文|翻译 水经注 卷六 汾水、浍水、涑水、文水、原公水、洞过 水、晋水、湛水【原文】《十三州志》①曰:出武州之燕 京山②。亦管涔之异名也。其山重阜修③岩,有草无木, 泉源导于南麓④之下,盖稚水濛⑤流耳。又西南,夹岸连 山,联峰接势。【注释】①《十三州志》:北凉时人阚骃 (kàn yīn)所著。阚骃字玄阴,敦煌(今甘肃省敦煌 市)人。②武州:东魏置,治今山西省繁峙县东。燕 (Yān)京山:即管涔(cén)山,在今山西省宁武县西 南。③阜:山。修:长,高。④导:发源。麓(lù):山 脚。⑤稚:小。濛(ménɡ):小雨的样子,引申有 “小”义。【译文】《十三州志》说:(汾水)源出武州 的燕京山。(燕京山)也就是管涔的别称。这座山峰峦重 叠岩石很高大,只有杂草没有树木,泉源从南麓流出,只 是小水细流罢了。再向西南,两岸连山,山峰绵延不断。 【原文】后立屯农①,积粟在斯,谓之羊肠仓②。山有羊 肠坂③,在晋阳④西北,石隥萦行⑤,若羊肠焉,故仓坂 ⑥取名矣。汉永平中,治呼沱、石臼河⑦。按司马彪《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