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三圣院乡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2020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三圣院乡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中国文明究竟是土生土长,还是自外输入的呢?在古代,这肯定不是问题。向来都是“

术,它是否外来尚存争议。但无可置疑的是,中国古代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和兵器,实用工具比例很 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三圣院乡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 2020 小。原先用陶器制造的鼎、豆、壶等礼器,换成了青铜质地,但它们“礼”的内涵没变,中国文明并 析 没有因此丧失了自身的特质。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摘编自 2017 年11 月29 日《中华读书报》陈民镇《为何说中国文明不是西来的》)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A. 瑞典人安特生主持的考古发掘和相关假说彻底动摇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立场, 影响了他们的文 中国文明究竟是土生土长,还是自外输入的呢?在古代,这肯定不是问题。向来都是“中国”辐 化自信。 射周边,哪有“华夏”是舶来品的道理?19 世纪末,英国学者拉克伯里提出黄帝是从古巴比伦迁来 B. 良渚文化是在继承长江下游的崧泽文化和凌家滩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被视为“我 5000 的。此外,还有人认为华夏始祖是从埃及来的、印度来的、中亚来的,不一而足。 年文化的实证”。 1921 年,瑞典人安特生主持发掘了河南渑池的仰韶遗址,这是中国现代考古发掘的序幕。他发 C. 一些外来文明因素并未影响中国文明的原生性,主要是他们传入的时间相对较晚,而中国文明的 现仰韶文化的彩陶与中亚的彩陶纹饰相似,于是提出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自西传入的假说,当时 基本框架业已形成。 不少知识分子对中国文明西来说深信不疑。在今天,所谓的“民科”圈子中,“西来说”仍颇有市 D. 金属冶金技术是文明高度发展的体现之一,看它是否中国原生并不重要,因为它与中国文明并没 场,需要再做辨析和澄清。 人类“走出非洲”说是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分子人类学的研究,已 有什么关系。 经从线粒体 DNA和 Y染色体 DNA 分别证实全球现代人的母系和父系均根植于十多万年前的非洲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陆,我们都是智人的后代。大约两三万年前,智人的一支进入现在的中国境内,我们所说的 56 个民 A. 文章围绕中国文明原生性的问题,主要从考古角度例举了相关的考古证据,加以分析论证。 族, 基本都是他们的后代。 B. 文章立论的前提是“什么是文明”的界定,通过辨析,为中国文明原生性的论述打下了基础。 中国人的祖先的确是外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文化与文明也是外来的。什么是“文明”? C. 文章一开头便提出了全文中心论点,并交代了相关背景,预示了文章立论中带有驳论的特点 不少人倾向于用西方学者的三要素(文字、青铜器、城市)来界定,但是,美洲文明 缺乏铜器,印 D. 文章很好的运用了辩证思维,既深入论证了中华文明原生性,也肯定了外来文化的促进作用。 加文明甚至没有文字,但没有人否定它们是文明。文明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高级形态,社会复杂化是它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的重要表现。大约在 5800 年前,长江下游的崧泽文化和凌家滩文化已经开始了社会复杂化的先声, A. 根据分子人类学的研究结果,生活在大约 170 万年前的元谋人并非中华民族的祖先,而是已经灭 阶级分化愈加明显。而在 5300 年前崛起的良渚文化,则被视作 “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实证”。良渚 绝了的远古生物。 古城面积约 300 万平方米,城墙有 40 到60 米厚。良渚古城、“土筑金字塔”莫角山(上有宫殿 B. 文章在论证中两次提到“礼”,可见,作者认为“礼”是社会复杂化的结果,是中国文明起源的 基址)以及周边的水坝,堆筑土方量约为 1200 万立方米。据推测,完成这样的工程,至少需要 重要标志之一。 1000 人连续工作十年。没有相应的社会调动能力,这是难以想象的。良渚文化的墓葬、居址、聚落 C. 尽管全球现代人的祖先都来自非洲,但与中国文明一样,其他各地的文明也都是自主发生的,而 都反映出严格的等级区分,俨然是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鼎、豆、壶、璧、钺、琮等礼器,都见于良 不是外来的。 渚文化。中国文明的重要特质“礼”,或已出现。良渚文化在距今 4300 年左右消亡,但它的一些文 D. 良渚文化尽管已经消亡,但它在后世文明中时有闪现,这说明中华文明具有延续的特点,证明了 明要素,在夏商周三代文明中时有闪现,它融入了中国文明的肌体。 文明的原生性。 中国文明自主发生,但并不意味着它在发展进程中没有与外界进行交流。远在丝绸之路出现之 参考答案: 前,中国文明便与西亚、中亚有着间接的接触。小麦、黄牛、绵羊、山羊、马、战车、 青铜冶炼技 1. C2. C3. C 术等逐步传入中国,为中国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我们并不能因此说,这些外来因素影响了中国文 【1题详解】 明的原生性。中国文明的创造者生于斯、长于斯,与今天的中国人血脉相连。中国文明的产生也不是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 建立在冶金术、小麦、战车等基础之上的,它们主要是“龙山时代”之后传入的,中国文明在此之前 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 便已确立基本框架。它们传入之后,也并没有改变中国文明的性质。金属冶炼技术是当时的高端技

腾讯文库2020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三圣院乡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