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四色”调配 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县“四色”调配 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近年来,县坚持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全力推进党建引领文旅融合,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改善生态风貌,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等措施,激活乡村振兴高

县“四色”调配 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近年来,县坚持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全力推进党 建引领文旅融合,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改善生态风貌,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等措施,激活乡村振兴高效运转的时代伟力,凝聚众心,精准发力,用组织引领的 新面貌、新路径促进乡村振兴上水平、上台阶。 一是打造“红色引擎”,写下凝聚发展合力的生动注脚。坚持将红色旅游、爱国主 义教育基地资源与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融合,积极争取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 金,全力做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红色乡村旅游,在新时代发展中讲 好红二十五军过秦安等红色故事,增强传播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同时,配套开展 乡村音乐节、非遗文化节、云上桃花节、旅游节、美食节、摄影抖音大赛、汉服 秀、模仿秀等一系列活动,彰显秦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为力推文旅高质 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2021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97.5万人(次),实 现旅游综合收入5.4亿元。 二是推进“绿色发展”,绘就美丽乡村建设的精美画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创新推出了“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理念,强化县内“大生态”和村内“小生态”相 结合,持续推进“三山两河三线一长廊”和“三荒”生态治理,建成凤山景区延伸 段、鹤山生态公园等重点生态工程,累计完成生态造林6.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30.1%,依托生态建设吸纳了农户就地就近务工,实现了低收入群众稳定增收;同 时,创新推出“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的工作模式,引导群众自觉参与 人居环境整治,按照“清垃圾、拆破墙、整三堆、种花草、涂外墙”的思路,实现 村内“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村容村貌得到美化净化,打造村内小生态建设,形 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三是锻造“金色钥匙”,开启乡村特色产业的振兴之门。坚持探索符合本土实际的 多层次、立体化、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链,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深 化“三链”建设,发展林果产业90余万亩、产值35.5亿元,“秦安蜜桃”、“秦安 苹果”、“秦安花椒”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点亮特色品牌,激发乡村振 兴的内生动力。同时,加大在产业片带、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建立党组织力 度,围绕苹果、蜜桃、花椒产业相对集中的地域,探索建立片区党建联盟,设置 “功能型”党组织9个,376名村党组织书记和支委委员兼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 (合作组织)负责人,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产业链条全覆盖,最大限度聚集 同一产业链上党员、致富能人的优势资源,带领集体增收、群众参与、共同富裕。 四是搭建“蓝色网络”,探索农民致富增收的新兴途径。坚持党建引领商贸流通, 全县各级党组织积极搭建农产品销售网络,采取“党支部+平台+农户”和线上线下 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力量,通过微信、微博等各类网络平台销售秦安 果品1.23亿元;全力推进跨境电商,促进我县优质农特产品更好走向国外市场, 年前1.3吨“秦安蜜桃”顺利空运出口新加坡,实现甘肃跨境电商b2b出口零突 破。同时,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组织开展了“青春助农‘秦’味飘香”等多次 网红直播带货活动,累计销售农产品9000余万元;利用秦陇孵化器电商平台,组 织县内大型电商企业和合作社开展蜜桃预售活动,12家电商企业及合作社10天内 累计预售蜜桃710万元。携手北科大举办“秦安·新润农业盛源菊香”杯校园营销 大赛,总营销额达324628.5元;进一步加快智慧农业建设,加强产业链数字化建 设,加快物联网技术应用,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

腾讯文库县“四色”调配
腾讯文库腾讯文库
search
课件
教案
试卷
日记
论文
读后感
中考
高考
考研
雅思
托福
行测
申论
面试攻略
AI
大数据
新媒体
登记表
合同
协议
委托
美食
司法考试
求职招聘
工作汇报
入职培训
实习报告
思想汇报
调研报告
旅游攻略
读书笔记
立享超值文库资源包
我的资料库

file县“四色”调配 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本文由贤阅文档提供

编辑文档编辑文档
县“四色”调配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近年来,县坚持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全力推进党建引领文旅融合,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改善生态风貌,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等措施,激活乡村振兴高效运转的时代伟力,凝聚众心,精准发力,用组织引领的新面貌、新路径促进乡村振兴上水平、上台阶。一是打造“红色引擎”,写下凝聚发展合力的生动注脚。坚持将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与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融合,积极争取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全力做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红色乡村旅游,在新时代发展中讲好红二十五军过秦安等红色故事,增强传播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同时,配套开展乡村音乐节、非遗文化节、云上桃花节、旅游节、美食节、摄影抖音大赛、汉服秀、模仿秀等一系列活动,彰显秦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为力推文旅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2021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97.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4亿元。二是推进“绿色发展”,绘就美丽乡村建设的精美画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新推出了“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理念,强化县内“大生态”和村内“小生态”相结合,持续推进“三山两河三线一长廊”和“三荒”生态治理,建成凤山景区延伸段、鹤山生态公园等重点生态工程,累计完成生态造林6.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1%,依托生态建设吸纳了农户就地就近务工,实现了低收入群众稳定增收;同时,创新推出“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的工作模式,引导群众自觉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按照“清垃圾、拆破墙、整三堆、种花草、涂外墙”的思路,实现村内“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村容村貌得到美化净化,打造村内小生态建设,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三是锻造“金色钥匙”,开启乡村特色产业的振兴之门。坚持探索符合本土实际的多层次、立体化、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链,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深化“三链”建设,发展林果产业90余万亩、产值35.5亿元,“秦安蜜桃”、“秦安苹果”、“秦安花椒”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点亮特色品牌,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同时,加大在产业片带、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建立党组织力度,围绕苹果、蜜桃、花椒产业相对集中的地域,探索建立片区党建联盟,设置“功能型”党组织9个,376名村党组织书记和支委委员兼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组织)负责人,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产业链条全覆盖,最大限度聚集同一产业链上党员、致富能人的优势资源,带领集体增收、群众参与、共同富裕。四是搭建“蓝色网络”,探索农民致富增收的新兴途径。坚持党建引领商贸流通,全县各级党组织积极搭建农产品销售网络,采取“党支部+平台+农户”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力量,通过微信、微博等各类网络平台销售秦安果品1.23亿元;全力推进跨境电商,促进我县优质农特产品更好走向国外市场,年前1.3吨“秦安蜜桃”顺利空运出口新加坡,实现甘肃跨境电商b2b出口零突破。同时,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组织开展了“青春助农‘秦’味飘香”等多次网红直播带货活动,累计销售农产品9000余万元;利用秦陇孵化器电商平台,组织县内大型电商企业和合作社开展蜜桃预售活动,12家电商企业及合作社10天内累计预售蜜桃710万元。携手北科大举办“秦安·新润农业盛源菊香”杯校园营销大赛,总营销额达324628.5元;进一步加快智慧农业建设,加强产业链数字化建设,加快物联网技术应用,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
查看剩余全文
复制全文
复制全文
全屏阅读
全屏阅读
下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