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版-4.4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步步高)
4 课时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1.2. 课标要求了解“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提出的背景。知道“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 3. 内容。理解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 一、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知识梳理 1. 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 1956 年,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造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陈云根据毛泽东与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的 共同认识,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要求。 2. 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 毛泽东坚持列宁关于利用商品交换巩固工农联盟的主张,坚持斯大林关于发展商品经济不会 导致资本主义的观点,并强调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毛泽东提出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背景是什么? 请思考: 1958 “” 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出现了把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要限制乃 提示 至消灭商品生产的主张。然而,人民公社消灭商品经济的尝试失败了。 重点突破 1. “”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具体内容 角度 内容 工商业生产 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经营方面 生产的计划 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附有一部分计划外的生产为补充 性方面 市场方面 以国家市场为主体,附有一定范围的由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 2. “”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评价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是对苏联单一计划经济模式的突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 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理论;这一要求,意味着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发挥 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的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的作用。它是对中国当时实 际情况的客观反映,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典例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