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位线定理》教学设计
《中位线定理》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三2、课时:1 3、学科:数学4、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本节课的内容,若干张三角形纸板,彩色油性笔,剪刀.【教材
《中位线定理》 【教案背景】 1 、面向学生:初三 21 、课时: 3 、学科:数学 4.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本节课的内容,若干张三角形纸板,彩色油性笔,剪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初三数学下册第八章第四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三角形中位线既是前 面已学过的平行线、全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性质等知识内容的应用和深化,同 时为进一步学习梯形的中位线打下基础,尤其是在判定两直线平行和论证线段倍 分关系时常常用到。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及应用中,处处渗透了归纳、类 比、转化等化归思想,它是数学解题的重要思想方法,对拓展学生的思维有着积 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 (2)会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3)能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相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进一步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发展推理论证的能力。 体会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在获得结论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情感目标 通过拼图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善于观察、勇于探索、严密细致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难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和运用。 【教学方法】 学生在前面的数学学习中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为了让学生进一步 “ 经历、猜测、证明的过程,我采取:启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我始终贯彻教 ” 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思想,通过引导学生实验、观察、 比较、分析和总结,使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全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