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防治与疫情应急处理
血吸虫病防治与疫情应急处理邓卓晖1概述1.1病原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血管屮,雌雄异体,发育分成虫、虫 卵、毛蝴、母胞蝴、子胞蝴、尾呦及童山7个阶段。虫卵随血流进入肝脏,或随粪便排
血吸虫病防治与疫情应急处理 邓卓晖 概述 1 病原 1.1 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血管屮,雌雄异体,发育分成虫、虫 卵、 毛蝴、母胞蝴、子胞蝴、尾呦及童山个阶段。虫卵随血流进入肝脏,或随粪便排 出。虫卵 7 在水中数小时孵化成毛呦。毛呦在水中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母胞呦、了胞呦, 直至尾蝴。尾 呦从螺体逸入水中,遇到人和哺乳动物,即钻入皮肤变为童虫,以后进入 静脉或淋巴管,移 行至肠系膜静脉中,直至发育为成虫,再产卵。血吸虫尾蝴侵入人体 至发育为成虫约天。 35 在血吸虫感染过程中,尾勉、童虫、成虫和虫卵均可对宿主造 成损害,损害的主要原因是血 吸虫不同虫期释放的抗原均能诱发宿主的免疫应答,这些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后果便是一系列 免疫病理变化的出现。因此,目前人们已普遍认为血 吸虫病是一种免疫性疾病。 流行情况 1.2 血吸虫病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最重要的寄生虫病。我国血吸虫病分布在湖南、湖北、 江 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上海个省、市、自治 区的部分 12 地区。目前,广东、上海、福建、广西、浙江省、市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 断的标准。 5 我省血吸虫病流行区主耍分布在紹关市的仁化、曲江、翁源县,清远市的英德,清 新县 和清城区(含清远华侨农场),广州市的花都区,肇庆市的四会市(含大旺华侨农 场),佛 山市的三水区(含迳口华侨农场)、南海区、顺德区及增城市个县(市、区) 和个农场。 123 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消灭)标准。但日前血吸虫病防治形势依 然严峻,我省仍存 1985 在大量的钉螺可疑孳生环境、输入性急性感染病例和慢性血吸虫病人 也时有发现。 流行环节 1• 3 1. 传染源 日木血吸虫病属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终宿主包括人和多种家畜及 野生动 3. 1 物,其屮,病人和病牛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血吸虫的传播途径包括虫卵入水、毛勉孵出、侵入钉螺、尾蝴 从螺体逸 1.3.2 出和侵入终宿主这一全过程。在传播途径的各个环节中,含有血吸虫卵的粪便 污染水体、水 体中存在钉螺和人群接触疫水是个重要环节。 3 易感者 指对血吸虫有感受性的人或动物。不同种族和性别的人对本血 吸虫均易 1.3.3H 感,但在流行区,人群对血吸虫再感染的感染度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人们在 短期内接触含 有大量尾蝴的水体会导致急性血吸虫病感染。 流行因素 1.4 影响血吸虫病流行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指与中间宿主 钉螺 孳生有关的地理环境、气温、雨量、水质、十•壤、植被等。社会因素涉及社会制度、 农田 水利建设、人口流动、生活水平、文化素质、人群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在控制 血吸虫病 流行过程屮,社会因素起主导作用。 防治要点 1• 5 消灭传染源 1.5. 1 人畜同步化疗是慕制传染源的有效途径。化疗药物首选毗哇酮。人群化疗措施分为 全民 化疗,选择性化疗和高危人群化疗三种。 切断传播途径 1.5.2 灭螺:灭螺是切断血吸虫病传播的关键。主要措施是结合农田水利工程和生 态 (1) 环境改造,改变钉螺孳生地以及局部地区配合使用化学药物氯硝柳胺杀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