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课程的创新教育模式

信息安全课程的创新教育模式一、传统信息安全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1)课堂教学以教师的理论教学为主,主要讲授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只起到网络安全导论的作用,缺少互动性和项目实践。(2)学生

信息安全课程的创新教育模式 一、传统信息安全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 ()课堂教学以教师的理论教学为主,主要讲授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 理,只起到网络安全导论的作用,缺少互动性和项目实践。 2 ()学生从大二第二学期才开始接触到信息安全课程,在入学初期没有培养起对信息安 全的兴趣,不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与信息安全有关的就业岗位,教师也 4 没有为学生科学地制定大学年的学业规划。 3 ()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普及,各种网络安全攻击手段和保障网络安全的技术不断推 陈出新。目前,信息安全的一些专业课程还只是停留在基本原理的讲解上,没有做到与时 俱进,很少讲授前沿的网络安全应用及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解决方案。教师没有引导学生 利用发散性思维并投入到对前沿网络技术和安全技术的研究中。 4Backtrack ()缺少网络安全工具实训。现在很多网络安全工具都是开源工具如等,掌 握这些工具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因此需要开设网络安全工具实训课程,让学生掌握如何配 置、安装、使用和定制个性化的开源工具。 5 ()缺少安全软件设计等实践课程。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除了要能够利用安全工具进行 系统安全测试外,还要掌握如何防御和解决系统安全漏洞,另外,还有很多学生希望从事 安全软件开发工作。这就要求高校设置安全软件设计开发类的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安全软 件开发过程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6 ()缺少创新思维的培养。国内大学生的创新性较欧美大学生有所欠缺,因此要注重信 息安全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并且要从大一开始就进行创新思维的锻炼。 二、网络安全教学中融入创新思维培养的实践 结合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培养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经验,我们阐述如 4 何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年间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1 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首先,我们要积极发挥班级导师的作用。网络安全的任课教师可以担任信息安全专业学生 的学业导师,学业导师在学生入学后通过学习方法和学业规划等主题开展学习交流会,在 会上介绍网络安全的知识结构、科学背景、发展趋势、行业需求、就业领域,并引用前沿 “” 网络安全技术和最新的网络安全隐患案例和视频,如利用智能手机安全漏洞和云查杀 病毒技术等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 对课程的参与度高低直接影响整个教学成果,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要增强他 们对网络安全技术的兴趣。导师应在易班网上学生活动社区或其他社交网站上建立网络班 级,保持与学生的日常沟通,为学生选课提供帮助;协助学生进行学习生涯规划,同时为

腾讯文库信息安全课程的创新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