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史料教学-提高解题能力
加强史料教学 提高解题能力史料解析题是当前高考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题型。国家教委颁布的《考试说明》能力要求的四大类中,第二类便着重强调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不少学生解答史料题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而症结在平时
加强史料教学 提高解题能力 史料解析题是当前高考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题型。国家教委颁布的《考试说明》能力 要求的四大类中,第二类便着重强调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不少学生解答史料题不知所 措,无从下手,而症结在平时学习训练少,为使学生适应考试的要求,促进学生对历史 的理解,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和方法。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就如何加强史料教学, 提高历史解题能力,谈一些看法。 一、立足教材史料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教科书提供的材料在教学中决不可把这些材料置于一边,而是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材 料,把这些材料归类,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和运用。教科书的材料概括起来可分为文字 材料、表格材料和图片材料三大类。对于不同形式的材料,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不同的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文字材料,要求学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如中国近代史下册,蒋介石对围剿红军的国民党将领的训话:“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 心腹之患,如不肃清内匪,则不能御外侮。”这则材料可设问为:(1)蒋介石在什么背景 下讲这段话的?(2)“外寇”、“内匪”分别指什么?(3)体现蒋介石政权的本质特征是什 么?通过对材料的设问和处理,将材料与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既增强对教材内容的 认识,也增强了学生阅读原始材料的能力。对于表格材料,则引导学生透过表面枯燥的 数据发掘其深层内涵。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有关《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向列强借债情况 表》,这则材料我是这样设问的:(1)列强借款具有哪些特点?(2)列强争相向清政府借款 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清政府对外借款带来什么影响?(4)当时借款与今天引进外资有什 么不同?通过一系列设问,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进一步掌握表格材料题的解题方 法。 对于图片材料,利用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 方面刺激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如:世界近现代史下册有一幅《美苏争霸》的漫 4 第1页共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