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济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班级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上。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
山东省济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班级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 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二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 仍应承认 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其, 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先用“真”字的是道家。《庄子》说:“道恶乎隐而有真 伪?"以真伪对举,始于庄子。) “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是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 都是表示 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客观实际,就是 真理的揭示。文学 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 动人心。 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 之,即学 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 合他的言论。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说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 丽。媚谄 者,方请建祠国学,与先圣并列。公奉命典江右试,独以“皓佶乎不可尚已②"命题,同事为公 咋舌,海内以此重 公。崇祯辛未,同考必可典武试。公上疏制实八策、制虚八策,讥切朝政,皆深中政府 膏肓,帝不能容。后刘孔 昭以私憾,借封典事劾公,华寻承望风旨,协力下石,公遂罢归。壬午北边告 警,流寇掠于中原,上思公才乃以 兵部侍郎兼学士召及陛见公条贼情边事甚悉称旨仍命具本以闻又为边防 用间一疏上皆嘉纳癸未冬,逆贼破秦,公 奏贼既入秦,则图贼不在秦而在晋。晋有备而后进可攻、退可 守,请蠲沿河租税,取其半以资防御,汰冗兵,厚 死士。上嘉纳之,未及用,贼寻陷山西。三月丁未,京 师陷,公纱情绛衣气 北向坪辨曰:"身为大臣,不能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