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反思与改革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反思与改革机械制造业素有“工业的心脏”之称,它是一切经济部门发展的基础,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机械设计是一门培养机械类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程,它在培养高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反思与改革 机械制造业素有“工业的心脏”之称,它是一切经济部门发展的基础,其发展水 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机械设计是一门培养机械类专业工程 技术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程,它在培养高校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工 程实践能力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机械设计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 设计总论(机械零件的强度、摩擦、磨损与润滑等基础知识)、联接的设计、机 械传动的设计、轴系零部件的设计以及其他通用零部件的设计等。在该课程的学 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机械制图、机械原理、公差与技术测量、材料力 学等先修课程中所学的有关知识与技能,逐步使学生掌握通用零件的设计原理、 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从而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新零部件、简单机械装 置的改进与开发能力[2]。 1课程教学现状 机械设计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设计类课程,它涉及的基础 概念多、计算公式推导复杂、章节间的关联性不强、对学生的工程实践经验要求 较高,再加之教学计划课时不断紧缩,这些给该课程的教学造成了较大困难。目 前,在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1教学手段单一 由于机械设计课程对学生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要求较高,且其大部分章节 均涉及复杂机构的静、动态过程分析,因此,单纯采用PPT形式的静态演示教学 方法,很难将这些复杂、枯燥的分析过程生动、形象地阐述清楚。学生学完后只 能留下支离破碎的模糊印象,长此以往,导致心中疑问越积越多,以致逐渐跟不 上教学进度,最后丧失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1.2忽视课后作业的重要性 教师一般会布置教材上相应章节后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后练习,然后根据其完 成情况,来判断学生对每堂课的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然而,由于教材上的习 题往往多年都改动不大,部分学生即使对上课所学知识一知半解,也可通过网络 等途径找到答案,因此教师无法根据作业情况的反馈,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 握程度、查找自身在授课时对知识点讲解的不足之处。 1

腾讯文库精编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反思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