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中山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中山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大师”陈寅恪 陈寅恪,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
2020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中山中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 期末试题含解析 353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大师”陈寅恪 陈寅恪,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 一身的国学大师,“清华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之一。 因为四大导师中的梁启超是“南海圣人”康有为的弟子,王国维是末代皇帝的读 书顾问,于是陈寅恪就给学生们送了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 年”,可见陈先生的幽默。 当年的华北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是本国培养的学者,另一派是有留学经历的。 两派互相瞧不起。但不管哪一派,谁都不敢瞧不起陈寅恪——这在学术界堪称传奇。 陈寅恪自小博闻强记,打下坚实旧学基础,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底,也接受了严格 的西学训练,他辗转游学13年,从德国到瑞士,后又去法国、美国,最后再回到德国, 他学物理、数学,也读《资本论》,他学习了梵文、印地文、希伯莱文等22种语言。 在德国,陈寅恪的资料很少,因为他有自己的主见——他不要学分,完全是一种 中国传统文人游学。陈寅恪说,两三年内被一个具体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 了。终生没有文凭的陈寅恪,却形成了自己宽阔的学术视野。 他明确主张中国学术要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要介入世界 学术的大潮流,否则的话你没有办法跟人对话,你必须通过镜子才能了解自己。 每逢上课,陈寅恪总是抱着很多书,吃力地走进教室,他讲授佛经文学、禅宗文 学的时候,一定是用黄布包着书来的;而讲其他的课程,他带来的书则是用黑布包裹着的。 他的讲课旁征博引,慕名而来的学生常常听不懂,听课的人数也就越来越少,但他的学生, 都一定是后来的大家。 陈寅恪为中国学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对不同民族语文与历史的比较研究, 把中国的学术提升到一个很新很高的领域。 陈寅恪至死都坚持用文言写作。但陈寅恪关注汉语的文化特征和世界地位,他认 为中国学术要坚持民族传统,对传统语文充满自信。1932年,清华大学中文系招收新生, 陈寅恪应系主任之邀出考题,除了一篇命题作文,只有一个三字对子,上联_——“孙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