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34“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试题新人教版
34“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2016·浙江文综)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又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
34“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2016·浙江文综)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又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 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 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 ①儒家学派 ②墨家学派 ③斯多亚学派 ④智者学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从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注重 解析: 人的全面发展,故①正确;墨家学派讲求实际功利,并不注重“培养善人”,故②错误;斯 多亚学派主张“人生而平等”,主张“至善”,故③正确;智者学派忽视道德,故④错误。 因此选A项。 A 答案: 2.(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 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古代儒家学者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 解析: 明了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故C项符合题意。儒者批评现实政治并提出自己的目标,不能 说明儒者不适应现实政治,也不能说明其反对进行社会变革,A、B两项错误。儒者期望实现 古代曾经达到的贤良政治的高度,并不是要求复古,D项错误。 C 答案: 3.(2015·山东文综)《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 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当于民监”即以民为镜,体现出尊重民意、以民为本的思想,故C项符合题意。 解析: “兼爱”是要求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尚贤”是墨子的治国主张, 反对任人唯亲。“主权在民”是近代民主政治思想。“道法自然”强调的是顺应自然。A、B、 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