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生活经验的主题式园本课程实践研究
基于幼儿生活经验的主题式园本课程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常州市新北区百丈中心幼儿园课题组 —执笔者:殷藜芬、杭燕一、研究的背景和价值1. 基于幼儿本位课程游戏化实施的需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018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年度备案课题课题实施方案 基于幼儿生活经验的主题式园本课程实践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常州市新北区百丈中心幼儿园课题组 — 执笔者:殷藜芬、杭燕 一、研究的背景和价值 1. 基于幼儿本位课程游戏化实施的需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 活中进行。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 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而且幼儿生活经验是幼儿通过探索他们自己的生活世界和 精神世界来了解并学习获得的知识基础和生活中逐步建立积累起的经验,这种经验包括情感 的、社会的、自我意识等多方面。因此,我们的课程应以幼儿的生活作为活教材,以幼儿亲 身经历和直接经验为基础,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精于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2.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在园本教研中,我们发现现有教材较单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开发具 有园本特色的课程体系成为我园教师专业提升的共识;其次,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和执行者, 而开发幼儿生活经验的主题式园本课程是教师关注幼儿兴趣、经验、需求,直接参与理解课 程、创造课程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间的互动、对话、交流等都有助于专业成长。 3. 基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需要 幼儿园课程应具有启蒙性、全面性、综合性、活动性、经验性等特点。依托综合丛书预 成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支持幼儿的兴趣、爱好,追随幼儿的生活经验,师幼共同建构一系列 的生成主题课程,有助于丰富课程资源,因此开发主题式园本课程是综合丛书外的一个拓展 与延伸,更是我园课程开发的需要。 4. 基于幼儿园课程实践与创生的需要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在悄然发生变化,游戏教育理念已渗透在 幼儿园教育课程中。《纲要》指出“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教育是回归生活化的教 育。因此,追随课程游戏化的脚步,以“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为切入点, 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给予幼儿课程的选择权、参与权、行动权和探索权,强调主题式园本 课程的开发和经验系统的动态建构是课程实施与创生的重要变革。 二、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聚焦课题研究,结合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我们先后针对“幼儿生活经验”和“主 题式园本课程”进行重点文献学习。 (一)国外同一领域研究现状: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教育思想家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提出的《自然教育 论》,强调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他认为,教育必须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 出发,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其身心得到顺利的发展。杜 威(John Dewey)提出的《课程与幼儿生活经验的关系》,他根据教育的本质提出了自己的 基本观点,即“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和“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的这些观点 就强调幼儿园课程需围绕幼儿的生活来开展,关注幼儿的精神成长和文化生活,要立足于幼 儿的实际需要,真正从幼儿成长的角度思考课程,进而使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服务于幼儿。 (二)国内同一领域研究现状: 虞永平教授在《生活化是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基本特征》中也提出: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是 “”2018 本课题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年度申报课题课题组长:殷藜芬、杭燕 核心组成员:殷美玉、朱华娟、黄玉倩、马叶蓓、张琴娣、叶婷、陈蓓、王燕、刘洋、蔡春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