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光伏电站场区部分接地设计

浅析光伏电站场区部分接地设计  无论是建设在开阔平原上的常规性光伏电站,还是建立在地势条件相对复杂的山地光伏电站,接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接地可以将雷击产生的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保护光伏电站的电气设备

浅析光伏电站场区部分接地设计 无论是建设在开阔平原上的常规性光伏电站,还是建立在地势条件相对复杂的山地光 伏电站,接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接地可以将雷击产生的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保护光 伏电站的电气设备以及建筑物,同时也能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文中主要浅析光伏 电站场区部分接地设计。 光伏场区的接地,通常是直接利用发电场电池方阵的电池板四周的铝合金框架作为接 闪装置,直接利用金属支撑架与地网连接。各金属件之间应保证可靠连接。 光伏电站场区部分接地设计,所依据的规范通常有: 《交流电气装置接地设计规范》(); GB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 GBT50064-201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620-1997 根据上述规范,光伏电站场区部分的光伏组件接地电阻值要求不大于。 4Ω 常见土壤电阻率参考值见下表。 在接地设计中,根据地勘报告中当地的土壤电阻率,计算出接地电阻,计算出的接地 电阻需满足规范要求。 下面介绍一下常用的接地电阻计算公式。 如果计算出来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规范要求,那么通常需要采取一定的降阻措施。降阻 措施有:换土法、外延降阻法、深井立体地网法、扩网法、水下接地网法、降阻剂法、安 装电解地极离子接地体或接地模块等。下面介绍两种在光伏电站场区接地设计中经常用到 的降阻措施。 、换土法: 1 换土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原来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土壤用电阻率低的土壤替换。根据 常见土壤电阻率参考值表,可以看出陶土、黏土、泥炭等土壤电阻率较低,可用此类土壤 作为替换。换填土是一种比较方便、便宜且有效的方法,但是如果周围并没有土壤电阻率 较低的土壤,而且运土的代价太大时,则有必要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外延降阻法: 2 这种降阻法十分简单,即直接把接地网的面积扩大,或在已建成接地网的附近,找一 处电阻率较低的地方,再建设一个新接地网,然后把两地网连接,使地网的接地电阻降 低,这是一种非常简单又相对经济的方法,但是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光伏场区征地范 围。

腾讯文库浅析光伏电站场区部分接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