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时训练(含解析)鲁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时训练(含解析)鲁教版必修3一、非标准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样,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据此完成第1~2题。1.黄土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时 训练(含解析)鲁教版必修3 一、非标准 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样,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据此完成第1~2题。 1 .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 )。 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B.孤立的黄土丘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 2 .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 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 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 ④在低处 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黄土峁是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一种地貌形态,呈孤立的黄土丘状,顶部浑圆,坡面向四周倾斜, 解析: 状如馒头。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主要有:工程措施——修建水库、打坝淤地,在缓坡上修 建水平梯田;生物措施——种草植树,因地制宜地调整农林牧用地结构,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应以 牧业为主,农林牧相结合。轮荒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耕作类型,没有固定的耕地,农民 采用毁林毁草,到处开荒,种地不施肥,种三五年之后,表土流失了,肥力衰退便丢弃撂荒,另择土开 垦的一种原始的生产方式。这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使地表林草植被种源破坏殆尽,无法恢复,在湿 润坡地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 1.B 2.C 答案: 3 .云南某地梯田规模巨大,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观光景点。当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持水土B.发展旅游 C.利于浇灌D.便于运输 云南降水较多,尤其是多暴雨,山区开垦耕地发展种植业极易造成水土流失,而修建梯田降低 解析: 了地表水流速度,使水土得以保持。利用梯田发展旅游是近年来的事情,而梯田的修建远在古代。 A 答案: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的地形和农业用地结构示意图”。完成第4~5题。 4 .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 C.围湖造田D.土地荒漠化 5 .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通过对比该地区地形和农业用地结构图可以明显地看出该地种植业比重过大。该地区农业可 解析: 持续发展的方向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立体农业,有计划地实施封山育林。 4.A 5.D 答案: 下图是我国东部两地土地利用现状,读图完成第6~7题。

腾讯文库2019-2020年高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