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期末复习

心理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 1. 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2. 意义识记:意义识记是在对识记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 3. 表象: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4. 想象:想象是对人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5. 幻想:幻想是一种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并指向于未来的事物的形象。 6. 言语: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的过程。 7. 情境性言语:情境性语言是指让人边听、边看、边猜想当时情景才能懂的言语。 一、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分析(描数据、说规律、谈启示) 20min58.2% 实验表明,在学习材料记熟厚,间隔重新学习,记忆保持了左右;一天后 33.7%25.4% 再学,记忆能保持左右;六天以后在学习时,记忆保持就缓慢的下降到左右。 从中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识记后在头脑中保持的材料随时间的推移是递 减的;这种递减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特别迅速,遗忘较多;随着时间的进展,遗忘逐渐趋缓; 到相当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因此,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1. 启示:学习后,要在第一时间安排第一轮复习,并及时安排以后的复习 2. 一次记忆的材料不要太多 3. 对那些看似独立的记忆材料可以通过编排故事等办法,通过联想帮助记忆 4. 努力提高学习的动力,使记忆材料成为学生学习中需要的、感兴趣的材料 5. 每个人的记忆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寻找到属于自 己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 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1. 容易记容易忘 幼儿的记忆与幼儿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有密切关系。幼儿大脑皮层中与形成记忆有关的 神经有很大的可塑性。由于源于的参与,是要稍加重复,幼儿很快就能记住新材料。在幼儿 园里,教育活动结束时,幼儿能流畅地将一首儿歌背出来。但是由于幼儿的神经系统易兴奋, 形成的神经联系不稳定,只要不及时复习,就会将已经记住的材料忘掉。 2. 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 在记忆过程中,幼儿既不善于有意识地完成成人提出的任务,更不会自己提出识记某种事 物的目的。能满足幼儿个体需要的、能激起强烈情绪体验的事物,能很容易被记住。例如电 视里播放的动画片,由于色彩鲜艳,形象生动,能引起幼儿情感共鸣,幼儿看一遍就能记住。 幼儿记忆的无意性还表现在塔恩不会用适当的方法记住某件事。幼儿有时会要求老师反复讲 一个故事,他们并不是为了记住故事,只是为了情感上的满足。 醉着年龄的增长和言语能力的发展,幼儿记忆的有意性逐渐发展。 3. 以形象记忆为主 幼儿对于直观材料的记忆要比语词材料容易,而在词的材料中,形象化的描述又比抽象的 概念容易记忆。 词语记忆的发展速度大于形象记忆。但在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的效果仍高于词语记忆。 4. 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 幼儿由于年龄小,知识经验少,词汇量少,对事物的把握往往只停留在外部特征和表面联

腾讯文库学前心理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