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对课堂教学的反思

新课标下对课堂教学反思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取向,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剖析,强调课堂互动,让学生成为活动主体,成为课堂主人。但由于部分教师对新

新课标下对课堂教学反思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促 进学生发展为取向,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剖析,强调课堂互动,让学生 成为活动主体,成为课堂主人。但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 以及缺乏必要经验与能力,课堂教学中出现一些问题,令人深思。 一、学生是否成了学习主人 学生是学习与发展主体。学生学得是否主动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否 积极是新课堂中人们关注焦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剖析如何让学生更 积极地、更有兴趣地参与到学习中,自主地获取知识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也 下了很多功夫。然而毋庸讳言是,在我们课堂中,学生成为“学习奴隶”这 种现象仍然存在,其原因:一是学生学习主体意识不强,二是“书本中心”、 “教师中心”课堂学习观在作怪。这种课堂学习观把学生当作“容器”, 所谓学习过程就是教师不断向“容器”灌输知识过程。德可哈姆认为,学 生如果把自己看作“奴隶”(即客体),而不是“老板”(即主体),那么其学 习积极性始终不会高涨,学业成绩也无法提高。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 我们发现,尽管教师教学设计很新颖,但学生学习方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 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有教师对学生有创意想法置之不理,甚至对于 学生有胜过教师独到见解也不予以鼓励。“教参”成为了问题标准答案。 教师在潜意识里依然关注是教案,关注是作为唯一标准答案“教参”,总希 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思路回答问题,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空间开展“自 主”活动,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目标。这种教学其实是把学生学习引入死 胡同――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这些看似正确、深刻、全面

腾讯文库新课标下对课堂教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