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认识11-20各数重难点突破素材新人教版通用
认识11~20各数 一、认识11~20各数,能准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数的大小(重点)。 突破建议: 1.借助学生身边素材引导学生认识11~20各数。例如,教师让学生数出自己获得学习 星的数量,在学生汇报时,教师记录10以下的数量和11~20各数,使学生在数数中感受到 生活中有大于10的数量。 2.在边摆边数小棒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数数和读数。教师带领学生从11根小棒开始逐 渐增加1根小棒的数量,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完成数数和读数的过程,并对11~20各数 的数序有初步的感知。 3.利用读直尺上的数的学习素材,建立0~20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二、11~20各数的组成,由以“一”为计数单位,到以“十”和“一”为计数单位的连用, 是学生认知上的飞跃,也是学生认知的难点(难点)。 突破建议: 1.在操作中建立“十”这个计数单位。在认识11时,教师带领学生数出11根小棒, 先以“一”(单根小棒)为单位去数数,让学生清楚以“一”为单位数数要数出11次。再 将10个一变成1个十,数出1个十,再数1个一,11只要数两次就可以了,让学生体会两 点:其一,数数有不同的方式;其二用不同方式数数,数出的结果一样。 通过学生对11根小棒不同摆法的对比,让学生感到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容易一眼看出 小棒的数量,进而引导学生认识1个十。在继续增加单根小棒数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边摆 边说,并通过提问“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直观认识11~20各 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认识20中初步认识以“十”为单位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数出20,学 生可以以“一”为单位数数,也可以以“十”为单位数数,让学生体会到以“十”为单位数 数的重要性。以“十”为单位,有2个十数着方便,一眼就能看出来是20;以“一”为单 位计数20很难一眼看出来。 3.让学生清楚什么数可以用“十”和“一”两个计数单位连用表示数的大小。在教学 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11~19各数,为什么这几个数的组成我们表述为1 个十和几个一,20要表述2个十。最终要落实在以“一”计数不够10,就用几个一表述, 以“一”计数够10了,就用一个十表述,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好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