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形成学案设计

高一历史必修二教课方案使用时间:第3周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标要求:知道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认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基础知识:一、农业的发源:原始农业由________经济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形成教课方案设计 3 使用时间:第周 高一历史必修二教课方案 1 第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课标要求:知道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认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基础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 一、农业的发源:原始农业由经济向经济发展而来。 流域形成规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养 1 、地域特点: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和 生产为主。 和的国家之一。北方以生产为主,南方北方以 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2 、生产结构:认为主, 、(“六畜”)。 、、羊、 古代农民饲养的牲口主要有:猪、 二、农业生产力的进步 (一)生产工具的改进: 是重要农具,主要资料是木、石、骨等。 11 、农具资料:()春秋从前:、 的出现,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2 ()春秋战国: 开始出现。 21 、农用动力:()春秋: 犁,标记住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2 ()唐朝: (水力)。 312 、灌溉工具:()曹魏:(人力);()唐朝: ,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趋圆满,也是古代 4 、和 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水利设备 【看法解析】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含义:指生产工具的优良化、 此中,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农业 的不停圆满,使农业生产能在有限范围内,获得更高的收益。 生产发展的根根源因和主要标记。 (二)灌溉工具的进步及水利设备的逐渐圆满 11 、春秋战国:()原由:铁农具出现,生产力大大提升。 (岷江)、郑国渠(黄河)。 (淮河)、 2 ()水利工程: ; 、 2 ;()政府组织大规模治理 2 1 、 汉 代 : ( ) 水 利 工 程 : 3 ()在边境地域,兴建拥有地方特点的灌溉工程,如西域的 。 三、农业生产关系的进步(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 、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原由:农具原始,生产力底下。 2 、春秋开始——自耕农经济 1/5

腾讯文库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形成学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