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惠州市地派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2021年广东省惠州市地派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1月3日晚上,两位 90 后女主播在某平台直播手撕郭敬明和沈煜伦的书,双双
所带来的宏阔视野、丰盈见识以及价值观的塑造,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读了大学, 年广东省惠州市地派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2021 不代表马上就能实现“逆袭”,但不读大学或许更难华丽转身。它反馈于人的“好处”,未必能够实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马上兑现,而常常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其中好处,需慢慢体会。 当然,“读书无用论”的回潮也值得社会反思: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上升通道的 道路是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不是变得更狭窄了?但无论如何,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我 材料一: 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 1月3日晚上,两位 90 后女主播在某平台直播手撕郭敬明和沈煜伦的书,双双称不读书 也能赚 (选自《人民日报》,2017 年1 月18 日) 大钱开跑车。在当晚的直播视频中,两个 90 后网红姑娘原本只是盘点近日收到的生日礼物,唯独对 材料三: 其中的书本不屑一顾,最后演变成为撕书直播,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从来不 读书,照样做老板开 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大有市场。让人惊诧的是,却有极个别的农村走出了成百上千名 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 大学生,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考名村”,除了薛屯村,媒体还报道过河南林州的梨 园村、河北邯郸 如今渐渐流传开的“读书无用论”,一是源于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最后进入社 会取得 的王桃园村、山东平度的庄子村……那么引出了一个问题,就是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到底有多大的市 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二是源于读书多年,一朝进入社会,长大以后大部分知识内容 场?这些村子为何能够如此重视教育?有何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 任何观念的形成,都有其内在 都忘记了,读书又有何用呢?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外国网友的回答很有意思, 逻辑。这些“高考名村”的村民并非毫无缘由地对教育“情有独钟”。除了贫穷、当地基层村组织格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下了许多的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但 我 外重视教育等原因,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一是, 这些“高考名村”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就出过几 确定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我的骨血。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事情。” 个大学生,他们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鲜活案例,促使后人争相效仿;再者,就是尽管贫穷,但这 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还要学,不仅我们学,下一代还要学, 些地区的村民并没有外出打工,而是过着简单的生活,全力供应孩子读书,并时常向他们灌输教育改 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很大,波澜壮阔、不可名 变命运的思想。 要想彻底剔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 状。所以,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你”读不读书才重要。 的不 (选自“红网”2017 年1 月4 日) 公平分布,诸如在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介制、名校联合招考等教育改革举措中,向农村考 材料二: 生重点倾斜,从而疏通贫寒子弟向上层流动的通道。这些“高考名村”所取得的经验,也在 警 “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网络 热点话 示我们,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 题。 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有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6 年3 月1 日) 胆量,不必唯学历是举。但舆论纷纷中,难免也有人把这番话进行歪解,有的甚至 从而推演出了一 7. 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 分) 个极端的结论:读书无用。读了几年大学,还不如中学毕业就去做生意的同学,人家都有车有房了, A. 某位名人认为读书无用,因为在他看来,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胆 量是很重要 自己却什么都没有……的确,这些年来,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如果把 的,学历不如胆量。 “有用”等同于物质上的成功,老实说,想通过读书上大 学来实现“挣大钱”的确没那么简单了。 B. 外国网友对“读书有何用”这一问题的回答十分巧妙,运用类比的方法说明读过的一 些书会变成 同时,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普通人创造了很多人生出彩的机会,即使没有大学学历,只要敢闯敢 我们的一部分。 干,一路坚持下来也能有不小的斩获。但这是否说明,我们就不需要读书了? 其实,广义来说,读 C. 网红们读不读书不重要,因为他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成功:我们读不读书很重要,因为我们如果 书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学会思考的长期持续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等同于换一个高等学历。读大学, 不读书就没有出路。 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作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而且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成终生读书的习 D. “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很有市场,但有些农村却成为“高考名村”,因 为这些地方 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教育并进步的能力。与 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 上世纪 80 年代曾出过大学生。 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读书的“有用”,就在于其丰富个人素质的“无用”之用。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