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微课在学前教育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学前教育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引言 当前正值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阶段,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主渠道之一中等师范学校也是幼儿教师教育相对独立的一个阶段,搞好中职三年制学前教育的专业建
微课在学前教育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引言 当前正值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阶段,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 主渠道之一中等师范学校也是幼儿教师教育相对独立的一个阶段,搞好中职三 年制学前教育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意义重大。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由 于入学时,初中阶段的文化基础差,年龄小,对专业知识几乎没有了解。因 此,在中职师范专业教育中他们普遍表现出来的学情特点是:热情好动,学习 基础参差不齐,上课专注力持续时间短,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学习能力欠 佳。 2011年微课概念在国内首次提出,此后,微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 育信息资源形式以其主题突出、短小精悍、能分而学之等特点被广泛认可,微 课概念在教育领域迅速传播,相关实践和应用也迅速展开。 微课贵在微,它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 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每个微课所占时间短,许多人称之为碎片 化。微课在录制的过程中能添加多种教学手段,可以使整个微课短小精悍却又 丰富多彩。微课的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正好弥补了中职师范生课堂教学中学 情的不足之处。 笔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学前教育专业的《学前教育学》课堂教学为 例,将能以微课形式展现出来的章节进行分类说明,将复杂的教学内容制作成 可融合于课堂、可移动地服务于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视频单元,供学生课前 预习、课后复习,以期进一步探讨微课在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二、认知符合理论呼唤微课来到中职课堂 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LoadTheory,CLT)指出:影响认知负 荷的基本因素是学习材料的组织呈现方式、学习材料的复杂性和个体的专长水 平(即先前知识经验)由此导致外在、内在和相关认知负荷。简而言之,就是 教育的理想模式是学习者可以灵活自主地针对某些具有较大学习价值的重难 点、要点知识进行满负荷学习,而所花费的时间不多。因此,微课的短小精悍 很好地解决了学习者的问题,把教材内容进行碎片化、情景化、重组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