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分组讨论效果的措施及体会

提高学生分组讨论效果的措施及体会 在参与课改的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经常出现学生讨论不积极、主动性不高的问题,从而降低了广阔教师的课改积极性

提高学生分组讨论效果的措施及体会 在参与课改的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来提升学生学 习的主体性,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经常出现学生讨论不积 极、主动性不高的问题,从而降低了广阔教师的课改积极性。针对 于此,结合课改实践,我谈一些自己的做法及体会。 一、改变导学案设计模式 目前,各学科的配套练习都已设计了很好的预习内容,其形式与传 统导学案类似。因此,我把导学案改为课堂讨论案,在讨论问题上 多做工作,设计真正既联系教材又能促使学生积极讨论的问题。 如:“牛顿第一定律”课堂讨论问题为: 1.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与运动的观点是什么?如果你是亚里士多德, 请举例说明你是如何得出此观点的? 2.伽利略关于“力与运动”的观点是什么?如果你是伽利略,举例 说明你是如何发现亚里士多德观点的'缺乏之处?并且用什么方法来 论证自己的观点? 3.如果你是现代的物理学家,请辩证评价亚里士多德及伽利略两人 对“力与运动”的影响。 4.通过对“力与运动”开展历史的回忆,对你有什么启发? 这里设计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可以让学生有角色扮演的乐趣,充 分表达的想法。学生在剧烈争辩的过程中既学会了物理知识,又领 悟了科学的魅力及科学家的伟大之处。 二、分组形式 学生自主结合,组内成员各司其职,设置有:组长(负责本小组成 员的召集,任务分配,协调组内关系等)、监督员(负责组内讨论 进度、时间分配、讨论主题是否离题等)、记录员(负责讨论结果

腾讯文库提高学生分组讨论效果的措施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