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北农村婚姻礼仪过程的人类学分析——以利辛许沟口村的婚礼为个案

摘 要婚姻是构成家族、产生亲族的基础,是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产生婚 姻的礼俗仪式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 更重要的是整个婚姻仪式过程中所体现的各种不同特点,以及它

摘要 婚姻是构成家族、产生亲族的基础,是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产生婚 姻的礼俗仪式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 更重要的是整个婚姻仪式过程中所体现的各种不同特点,以及它所具有的社会 实际功能。本文将婚姻仪式的社会功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搜集、深度访 谈和居住式体验观察等田野工作方法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深度描述了皖西 北农村一个同质性较强的行政村的婚姻仪式过程。在此基础上,对该地的婚姻 仪式过程所具有的社会功能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从政治人类学的角度来观察、 描述当地社会的表现形态,并探讨特定仪式与组织的社会政治功能。 本文首先对婚姻仪式的范围进行了界定,认为完整的婚姻仪式应该包括这 几个部分:说媒、相家、过小礼、下花红、要、结婚礼、回门、接。在详细描 述婚姻仪式的基础之上,本文依据政治人类学中曼切斯特学派关于冲突与仪式 的研究角度,在分析研究巫术占卜术的意义与功能的前提下,构建出一种新的 ,, 伦理模型即控制-联系-宣传-传承来分析婚姻仪式在农村社会中的社会功能。 在血缘关系的权力构成居于主导地位的农村地区,村民及村民组织往往操作和 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如语言、宗教、艺术、仪式等,以抵抗国家的权威和资本主 义的外来势力。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使两性结合规范化的主要手段是社会风俗 和法律。婚姻礼俗的作用主要在于获得人们生活所在地区的认可(在传统社会 , ) 或现代国家权力较弱的地区这是婚姻规范化必需且是唯一的形式而履行必要 的法律程序则是获得国家认可,使婚姻取得相应的法律效力。因此,婚姻行为 同时受到礼俗和法律这两种规范的调整,但礼俗和法律并不完全一致,而是会 发生冲突。这也是传统社会与国家政府之间互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传统 社会中,人们往往借助于宗教以及社会文化准则等形式内化到人的内心中,从 ,,。 而起到约束人们行为控制社会的作用即内在化控制功能在传统习惯中,一 家人的婚礼,往往是全村的大事。因此,相关的人们都会主动前来相帮。到了举 行婚礼的这天,全体人员还会穿上盛装,像自家的喜事一样,和新人及他们的家人 一起狂欢。而主人也会倾其所有,款待前来的客人。由于平时往来不太方便, I

腾讯文库皖西北农村婚姻礼仪过程的人类学分析——以利辛许沟口村的婚礼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