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六年级语文《天游峰扫路人》评课稿
六年级语文《天游峰扫路人》评课稿 六年级语文《天游峰扫路人》评课稿 星期五听了南飞的雁的教研课,已作简单交流,感觉意犹未尽。后又仔细看她的教案及两位老师的评课,课堂教学的场景仿佛又在眼前。 显
六年级语文《天游峰扫路人》评课稿 六年级语文《天游峰扫路人》评课稿 星期五听了南飞的雁的教研课,已作简单交流,感觉意犹未尽。 后又仔细看她的教案及两位老师的评课,课堂教学的场景仿佛又在眼 前。 显然,南飞的雁准备这一堂颇费心思,因此整堂课的教学目标很 清晰,主要就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天游峰的特点,体会扫路人 的精神。围绕这一目标,整堂课分两大板块:“走近天游峰”、“走 近老人”。每个板块的教学活动都采用“自学提示——合作学习—— 交流点拨”的方式展开。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学程导航”的教学理念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 作用均得到较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他们获得了较为充分 的自学时间,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天游峰高大险峻的特点”以 及“老人自强不息、豁达开朗等性格特征”都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学 生的朗读基本做到了声情并茂,发言显得轻松自在。教师的主导作用 主要体现在自学前的“提示”和自学后的“点拨”。比如在体会“天 游峰的特点”时,教师两次运用了投影图片把山路如“银丝”抛下以 及“层层叠叠的石阶”的镜头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加深了学生的感 受,学生的朗读也就更动情了。再如对“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 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和“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 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驻地。”两处句末标点的推敲,还有对“那 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和“我不禁倒 抽了一口气。”的点拨,都能够引发学生透过文本进行深度思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