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线上考试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线上)考试试题(含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1.西周的诗篇描写有大量“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五口之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 (线上)考试试题(含解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1.西周的诗篇描写有大量“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 百亩之田”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分封制崩溃 B. 铁犁牛耕的应用 C. 井田制瓦解 D. 水利工程的兴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井田制,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出现“干耦其耘”的 奴隶集体劳动场景,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应用,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由于广泛使用铁农具和 牛耕,耕地面积和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使单位生产和个体经营的小农阶层成为社会基础的 可能,分散的一家一户制的封建经济形式兴起了,故答案为B。分封制的崩溃、井田制的瓦解、 水利工程的兴建,是变化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CD。 2.《尉缭子.治本》认为:“夫在芸耨,妇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一一春夏夫出于南 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是”材料反映的是 A. 商品经济B. 小农经济C. 市场经济D. 计划经济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夫在芸耨,妇在机杼”、“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等可知,材料 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B项正确;男耕女织体现的不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生活活 动,也与计划经济的特点不符,ACD三项错误。 3.北朝时均田法令规定奴婢和耕牛均可授田。到了隋代奴婢授田受到限制,耕牛授田逐步取 消,唐代则奴婢及耕牛均不得授田,妇女也不得授田。这从侧面反映了隋唐时期 A. 人口增加使田亩不足分配 B. 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初步形成 C. 儒学复兴影响均田法令 1

腾讯文库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线上考试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