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动画最缺失的一环文学评论论文
浅议中国动画最缺失的一环_文学评论论文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动漫产业,在大量资金和政策优待下,国产动画的数量是在膨胀,但是质量却不见多大提升,可以说,提到
_ 浅议中国动画最缺失的一环文学评论论文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动漫产业,在大量资金和政策优待下,国产 动画的数量是在膨胀,但是质量却不见多大提升,可以说,提到中国动画,人们还是一幅恨 铁不成钢的表情。我认为,除了体制上的弊端和动画教育方面的缺失外,动画业界的一些观 念上的误区也应该要打破。 现今的中国动画容易陷入两种误区,一是单纯地去追求技术和画面:中国从来不乏画得 好的人才,很多美国、日本的动画都外包到中国的公司来进行绘制,从而也培养出了一批经 验丰富的动画人,高校和职业学校也大量开设动画课程,教授各种软件技术,因此现在的一 些国产动画片在画功上和特效技术上水平相比以往还是有进步的。但是这些国产动画却并没 有受到欢迎和喜爱,因为内容不够吸引人,模仿的痕迹也太重。于是孩子们还是继续热衷日 本动画,成年人也继续不屑一顾。 “” 另一个误区是刻意追求中国特色。很多人倡导中国动画要有中国特色,这话我同意, “” 但具备中国特色并不是要去刨老祖宗箱底,堆砌一些所谓的中国传统元素,以为柱子上 有条龙了,衣服穿的是古装了,或者用了水墨、皮影这样的表现方式就叫做中国特色了。这 样的观念是本末倒置的。 这两种误区其实说到底,都忽略了动画的内容本身。动画本质上跟电影、电视剧一样, 是影视艺术,是运用视听语言来讲故事。一部电影好不好看,关键不在于演员有多美,也不 在于特效多炫,而是在于故事和剧本好不好、镜头语言用的好不好。如果只是一味追求演员 的造型、特技效果,那么跟现在某些徒有华丽画面,内容却空洞乏味的所谓电影大片有什么 区别呢? 中国现在处在文化断层期,不光是动画,其他很多艺术也面临着寻找自我风格定位和创 造性发扬传统文化的问题。但我们如果在没有很透彻理解和掌握传统文精髓的情况下,只是 去搜罗所谓的中国元素,然后与动画进行肤浅的嫁接,这样的作品非但不能很好地发扬传统, 反而给人一种太刻意太表面的感觉。我们与其在表面形式上钻牛角尖,不如干脆抛开这个命 题,回到动画本身,用动画最本质的东西去打动观众。 动画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为了画风而画风,为了中国特色而中国特色。外在的技法和 形式归根结底还是要为内容服务。就像日本动漫里面其实不乏外国人,头发五颜六色的,黑 的银的红的绿的紫的蓝的粉的什么都有,各种造型也是千奇百怪,有的完全借用外国故事背 景和风格,但是人家的内核还是很日本化,宣扬的也是日本特色的精神。同样的,迪斯尼动 画电影取材于世界各地,但包装出来的都是美国的那一套价值观。 我们的动画真正要体现的中国特色,不只是外观和形式上的,而是应该表现我们中国人 …… 的观念、思考、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的想象、中国的文化这些都要融入到情节和人物 塑造当中去。而我们的动画现在最缺失的一环,就是题材、情节和人物塑造这些核心内容。 如果能在这方面取得长足进展,那么中国动画将远比现在进步。 中国现在的很多动画发行机构,对于动画的定位仍然存在误区,认为动画是幼儿看的, 他们也根本不去关心青少年喜欢看什么,很多动画只是一群大人按照自己所认为的小孩会喜 欢的题材和内容来做,可是用的全都是大人的思维,缺乏创意和想象力。要么就是模仿国外 的动画片,却只是模仿了形式和外表,在情节和人物塑造上却未得精髓。 反观日本动画的题材涉猎很广,而且很有创意。日本从漫画到动画都非常注重题材的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