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国平论教育
----- 读《周国平论教育》从教育的七条箴言中提高自我 范宁 何为教育?教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周国平先生将自己最欣赏的教育理论作了列举,把 “ 教育的本质用简明朴素的语言作了概括。读完此书,对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教育的七条箴 ”“ 言。周国平先生是这样解释着七条箴言的: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 常识。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论,忘掉了简单 的常识。然而,依然朴实的心灵一定会感到,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们的教 ” 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从这七条箴言中,我联想到 平时的工作,不禁有很多的感悟。 一.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我认为,不管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类,生长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自身去吸收营养, 进行生长,其次是外部的灌溉和施肥。然而现在的教师和家长心中,却往往将后者放在第一 位,忽略的学生自身的感受,正如一条幼狼放在家中圈养,等它长大后再放回森林,它根本 就没有办法生活,因为它已经没有猎食的能力了。所以我很同意周国平先生说的不要给生长 设定一个外部的目的,比如将来的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做出成就之类。用功利目的规范生 长,结果必然是压制生长。我们常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那怎样才能做到呢?书中是这 “ 样说的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能力,而不是灌溉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 ” 追求,而不是灌溉规范;美育是要培养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溉技艺。然而,我们又有多 少人能够做到呢? 二. 儿童不是尚未成长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是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 尤其是儿童期。在美国的家庭题材电影中,父母都会为孩子讲述圣诞老人和牙仙的估计,并 以自己的行都去让孩子相信它们是确实存在的。而父母的目的就是要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 然而在我们的身边你往往都能够看到很多家长为了孩子以后能够成才,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 占用她们的假期和课余时间去上课外班,让孩子无时无刻都处在一种高压学习环境中,更有 甚者不顾及孩子是否喜欢,逼迫孩子去报班。这样的童年不觉得很可悲吗?我们要尊重孩子, 给她们自由想象和玩耍的时间,不因为别的,只因为她们还是孩子。 三.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 书中说的非常好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而在咱们现在的教学中, “” 经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你们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怎么为社会总贡献,怎么成为有用的人。 难道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成为有用的人吗?现代犯罪中,大部分案件都是高科技犯罪,都是高 知识分子,难道这些人就没有好好学习吗?然而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内在的自由,产生优 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当所有人都拥有了优秀的灵魂和头脑,那还需要去适应社会吗? 四. 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这句话乍一听觉得是句谬论,但仔细想想却有其自身的意义。学生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体 “ 验和沉思,才能自由的发展其心智能力。的确误用光阴比虚度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 ” 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将学生束缚在书本和繁重的作用上,不给他们留出一 “ 点玩耍的时间,难道这才是教育的原则吗?周国平说的好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就算是虚度, ” 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教育能否成功,取决于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教育,如果用强迫式的教 育,那还不如学生自学。 五. 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 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书本上能够找到的东西,为什么要去记正如书中所说的假 定你把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全忘记了,如果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那就意味着你是白受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