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第十六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文史常识汇总新人教版

古代文史常识1)区分下列哪个是年号、庙号、谥号、尊号唐太宗 汉武帝 洪武 李渊 “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例一】《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永乐大典》三个专有名词中的“高宗”“文景”

古代文史常识 1)区分下列哪个是 年号、庙号、谥号、尊号 唐太宗汉武帝洪武李渊“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 【例一】《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永乐大典》三个专有名词中的“高宗”“文景”“永乐” 分别是 2)避讳制度:国讳官讳圣人讳家讳 著名的避讳例子: 嫦娥本名姮娥,西汉时,汉文帝名刘姮,为避帝讳改名为嫦娥 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俗语: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民间的将死人称为走,老。 最极端,唐朝李贺由于父亲名为晋肃,终身不参加进士考试。 3)姓氏起源 以国名为氏。如齐、鲁、晋、郑、卫、陈、蔡、曹、许等。 ②以封地(采邑)为氏展禽(鲁孝公儿子公子展的后裔)被封柳下,其后便得柳姓。 ③以官名为氏。司徒、司马、司空、司寇也是此类。 ④以职业(技艺)为氏。如巫、卜、祝、史、匠、陶、屠等。 ⑤以出生地、居住地为氏。这类姓氏中,一般都带邱、郭、门、乡、闾、里、野、官等字 ⑥赐姓如郑和原名马三宝,赐姓郑, 【例二】据《百家姓》中的排序“赵钱孙李”,“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却排第一。由此可 推断出《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 A.西周B.唐朝 C.宋朝D.明朝 4)称谓 年龄的称谓。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 角”);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 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百岁。 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例三】下面属于儿童到成人的年龄称谓且按从小到大年龄称谓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束发②而立③垂髫④总角⑤期颐 ⑥弱冠⑦耄耋⑧不惑⑨花甲⑩豆蔻

腾讯文库河北省唐山市第十六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文史常识汇总新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