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岗位人员工作量计算和业绩绩效发放办法【模板】
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岗位人员工作量计算和业绩绩效发放办法根据《扬州大学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试行)》,按照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原则, 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教学科研岗位人员业绩绩效计算办法。教学科研岗
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教学科研岗位人员工作量计算和业绩绩效发放办法 根据《扬州大学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试行)》,按照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原则,结合 我院实际,特制订教学科研岗位人员业绩绩效计算办法。 教学科研岗位人员业绩绩效由教学、科研、基础业绩绩效和兼职工作绩效四方面 构成,每一个方面的绩效折合为一定的分值,按照元/分值发放。 100 一'教学业绩绩效 (一)教学绩效计算方式 理论教学课时 1.(AJ , A=K.N1+0.01x(S-M)] 1 其中,理论教学课时; A1—— ; 课程性质修正系数,见表 K——1 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学时数; N—— 一授课实际学生人数; S 一标准班人数,本科生课程,研究生课程 MM=50M=20 o 表课程性质修正系数 1 序号 课程性质 K 全英文课程 1.5 1 研究生普通课程 1.2 2 本科生新开课程 1.1 3 特定课程 1.1 4 本科生普通课程 1.0 5 2.0 6 海外学生课程(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 说明: 特定课程是指面向机械工程学院本科生开设的、作业量较大的专业基础课程,共散吓门:《工曜 (1)5 学》、《理助学》、《翻斗力郛、《舐学》、《机螭理 iTIK 课程性质浮现重叠时以最高系数计算次。 (2)1 , 已通过专业认证现场考查的专业,自接受现场考查学期起,认证专业相关教学环节工作量此外乘以 (3) 系数。 L1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