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学教案岳麓版必修2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标要求:】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概述家庭联产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课标要求:】 1、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 概述家庭联产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课标解读: 【】 ⑴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措施;改革国有企业的主要措施. ⑵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 有企业改革的异同. (3)认识:只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就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就会推动农业的 大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改革使我国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给大家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由教师提出问题:我国的农村为什么会出现 歌词中描述的这些新变化?(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历史性转折―――――改革方针的制定 十一届三中全会――― 1、会议召开的背景: 前提: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提供了前提 思想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邓小平在1978年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2、 召开时间、地点:1978年底、北京 3、 内容: 确立改革开放、工作重心转移的方针 思想上: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