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个人看法》

《关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个人看法》第一篇:关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个人看法关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个人看法文学和艺术,总是在相互融通、相互借鉴中发展,这是艺术思维发展的根本法则,是文艺创

精品文章 “,” 《关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个人看法》 “”“ 第一篇:关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个人看法关于诗中有画, ” 画中有诗的个人看法 文学和艺术,总是在相互融通、相互借鉴中发展,这是艺术思维 发展的根本法则,是文艺创作的基本运动规律。中国文学发展史、中 国艺术发展史都充分证实这个问题。文学与艺术的融通和渗透,涉及 的领域极广。诗画融通,则是文学与艺术的融通中最为活跃、成果也 最显著的一种审美活动和创作实践。 诗画艺术的异同,为诗画融通提供了先决条件。诗与画,毕竟是 两门不同门类的艺术,它们有着明显的差异。首先,绘画是造型艺术, 它的构成要素是线条、色彩、物象、明暗、布局等,绘画靠着众多的 “”“ 物象构成画面,给人以直接感受,是视觉的艺术,一种有形的、无 ” 声的艺术。诗歌是语言艺术,它的构成要素是文字、词汇、诗行, 它并不给人以直接感觉,不能给人以物象和视觉形象,却要通过读者 的视觉器官,将文字符号输入大脑,转换成诗歌意象,并由若干意象 组合成诗歌意境,供人欣赏。语言文字供人阅读、朗诵,有韵律节奏, “” 具有音乐美,因此,诗成为一种有声的、无形的艺术。 诗与画的异同,是诗画融通的前提,这两种艺术互有短长,通过 “ 融合、渗透,可以取长补短,起着互补作用。宋代画论家郭熙说:诗 ”“ 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清代方薰也说: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 ” 以发之。(《山静居画论》)这些言论,正是诗画融通的理论基础。 “ 所谓诗中有画、说到底,无非指高度的形象性,即用语言描绘出一

腾讯文库《关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个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