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悬解—黄元御

道德悬解自叙桓谭有云,老聃著道德五千文,后世好之者以为过于五经。自汉文景之君及司马迁辈,皆有是言。按太史公论六家要指,绌阴阳、儒、墨、名、法而崇道德,谓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道家指约而易参,事少而功

道德悬解 自叙 桓谭有云,老聃著道德五千文,后世好之者以为过于五经。自汉文景之君及司马迁辈, 皆有是言。 按太史公论六家要指,绌阴阳、儒、墨、名、法而崇道德,谓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道家指约而易参,事少而功多。仆读其论,以为知言永唯道德之文。金绳启秘,玉策剖玄, 其言无所不该,凡养生、涉世、治国、用兵,以至立言修德、成功遂名,诸大事业,莫不宜 之。玄通微妙,深不可识;而朝闻夕得,易知易行。盖五千言中,宏博渊淼,约举大要三言 而已,曰:知天也,知人也,知己也。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其知天;圣人欲上人, 必以言下之,是其知人;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是其知己。而精举微义,一言而已:圣人抱 一以为天下式。至简矣,至易矣!一者何也?天地之始也,象帝之先也,有国之母也,总之 复归于无物也。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而不外此无。为学日益,为道日 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无为而无不为矣。玄哉斯言!自有天地以来,道未有高于老子者 也。然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史公自叙语)。注道德者,班志所载,邻氏、傅氏、徐氏、河 上公、刘子政、严君平,而后下至魏晋齐梁,周隋唐宋,以迄元明,代有著述,不止百家, 而知其辞者寥寥无人。史公之言,宜其云矣。 奧 丙子正月上元间,与澹明居士商略百家,言及五千之文,玄几窃,欲俟《灵枢》笺成, 续为解之。今且未遑,期之来岁。澹明性爱玄虚,尤癖道德,请先为此注,以畅微言。 在昔太上初生,因星载诞,指树为宗。莫测钟气之原,未详吹律之本。尼父闻音,欢玄德之 犹龙;尹公望气,知大道之将隐。书罗三藏,经传二卷,青牛已驾,紫气无光,嗣此以还, 忧哉杳矣。荒荒赤县,漠漠玄宗,银题雾锁,琅宇云埋。澹明诚欲扇扬玄风,远播寰海,以 敍 千古闳业,付之下走,仆何敢辞?于是悉心搜研,再易玄草。起二月初一,二十日成,其 大意,以俟明者。 乾隆二十一年二月十一日 东莱黄元御撰 道德悬解大要 经文错简,其来久矣。西汉河上公时已失其旧,世代湮远,章句凌乱,推求文义,半不 可通。今为详细移正,考部就班,使圣经复故。 又诸家传写,互有异同,讹谬百出,难可强解,如“至誉无誉”讹至“数举无举”、至 “数车无车”;“佳兵者不详”讹“佳兵者不详之器”。遂使经义不通。诸家随文谬注,可 笑极矣!此惟明太祖本不错。如此之类,不可胜数。今博取众本,择其善者从之。

腾讯文库道德悬解—黄元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