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案例:压缩空气给我的启

压缩空气给我的启示 新课标下的科学课,以新颖、丰富的教学内容,图文并茂的教材设计,激发了学生浓厚兴趣,尤其是那些善于动手又动脑的“怪才”,更让一些没进过专门科学培训的任课老师在课堂上捏着一把汗。学生常

压缩空气给我的启示 新课标下的科学课,以新颖、丰富的教学内容,图文并茂的教材设计,激发了学生浓 厚兴趣,尤其是那些善于动手又动脑的“怪才”,更让一些没进过专门科学培训的任课老 师在课堂上捏着一把汗。学生常有愣不丁的冒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叫人陷入尴尬的境 地。而这“好事”,偏偏让我碰上了。 这一天,我正在上三年级科学下册《空气》一章的“被压缩了的空气”。由于课前的 “充分”准备,我满以为这样的一堂课是小菜一碟。因为学生玩够了篮球、足球,知道越 打足气的球,它的弹性也就越大,因为对压缩空气这一特点的知识了如指掌,课堂上应该 不会出现令人尴尬的问题。 根据教材进程安排,我先给每个小组分发了一个篮球一个打气筒,让学生打气放气、 放气打气地玩,从拍球中感觉变化,体会压缩空气的特点。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自然知道 气打得越多,空气也就越被压缩,它的弹性也就越强。玩够了篮球,我又向各小组分发了 没针头的注射器。让他们按教材的描述,往没有针头的注射器里抽空气,然后用橡皮堵住 管口,用力压活塞。来感觉压缩空气的弹性。学生抽抽拉拉,场面热烈,很快有学生举手 了: 生:用力一推,活塞被推进去了,一松手,活塞又被反弹回来了。 生:活塞反弹时,会回到原来的位置上。 生:是针筒里被压缩的空气把活塞推回来的。 师:(我想开放一下)还有新的发现吗? 生:老师,我发现压缩空气有吸引力,它让拉开的活塞往里钻。 (学生们笑了起来) 我严肃了起来。我小心地让这位全班有名的“怪才”——冯诚同学到讲台前面来演示。

腾讯文库小学科学案例:压缩空气给我的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