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四鸭模块课时跟踪检测十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时间:50分钟满分:90分) 1.(2019·广西南宁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昭君故事最早见于《汉书·元帝纪》记载:竟宁(汉元帝年号)元年春正月,匈奴 呼韩邪单于来朝。诏曰:“匈奴那支单于背叛礼义,既伏其辜,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 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 庭王嫱(昭君)为阏氏。”昭君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居功至伟,因而备受各族人民的爱 戴。通过昭君北入匈奴单于王庭,西汉王朝传递了和平友好的信号,增进了对匈奴的了解。 时至今日,在内蒙古阴山下居住的百姓们还流传着这样的故事传说:当时昭君出塞时,用随 身携带的锦囊装满五谷的种子,待她到了匈奴之后,便在阴山下播撒这些种子,使匈奴百姓 吃到了五谷之粮。从民族生活融入角度讲,昭君亦堪称古代民族融通的典范。如王昭君为了 能够适应北方气候环境,她服胡衣、餐胡食、住毡房;为了便于和匈奴群众交流,她努力学 习匈奴语言;尊重匈奴当地的风俗习惯。 ——摘编自刘伟《昭君故事母题的民族融通意涵》 (1)根据材料,概括昭君出塞的历史背景。(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昭君的历史功绩。(8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匈奴那支单于背叛礼义,既伏其辜”并结合所学得出汉朝 对匈奴军事战争取得胜利;根据材料“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结合所学得出匈奴呼韩邪单于 为求生存而率部归附汉王朝,并入朝求亲;根据材料“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 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得出呼韩邪单于仰慕中原文明。第(2) 问,根据材料“昭君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居功至伟,因而备受各族人民的爱戴”得出 昭君出塞顺应了汉族和匈奴人民对和平的愿望;根据材料“当时昭君出塞时……五谷之粮” 得出传播了中原的农耕文明,丰富了匈奴百姓的生产方式;根据材料“从民族生活融入角度 讲……尊重匈奴当地的风俗习惯”得出为民族之间互融互通提供了具体的操作范式;根据材 料“通过昭君北入匈奴……民族融通的典范”得出增进了民族间的彼此认同,客观上有利于 改变华夷对立的固有观念;结合所学可知昭君出塞传播了中原先进文明,推动了匈奴政权封 建化,加速了匈奴的封建化进程。 答案:(1)历史背景:汉朝对匈奴军事战争取得胜利;匈奴呼韩邪单于为求生存而率部 归附汉王朝,并入朝求亲;呼韩邪单于仰慕中原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