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改下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涉及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理论上有所突破,实践上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不容讳言,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也有一些非理性的做法,有一
新课改下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近几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涉及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理论上有所突破,实践上也取得 了很大成效。但不容讳言,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也有一些非理性的做法,有一些形式化的操作,它们违背了 教育规律,与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无补;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概括上,也有一些缺乏斟酌的提法,有一些简单化的倾 向,有一些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 比如说,在强调学生主体、以人为本的同时,忽视或者淡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就是一个明显的 “”“”“”“ 表现。在目前一些关于教学改革研究文献和经验总结中,泛滥着师生打成一片、师生合作、师生对话、师生 ”“”“”“”“”“” 平等、学生是主人、学生是主体、师生互动、教学民主等等词汇,却少有甚至消失了教师主导这个词 “”“” 汇。据说在实行小班化教学的班级,没有了讲台,没有了教师讲授,没有了秧田式课桌的排放;据说现在的教 “ 学废止了教师讲、学生听,有的只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而合作是自主、自由的个体之间的健康关系,合作意味着 ” 尊重、沟通、理解、共生;据说现在的课堂上,学生们是自由的,他们不必挺直身子端坐着听老师讲课,而是与老师 一起或窃窃私语,或大声争论,有时还不举手就打断老师的讲话,老师不会因学生的冒昧而训斥他,而是认真倾听, “” 并从插话中掌握学生的思维轨迹,调整自己的教学预案;甚至有的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举措,就是赋予了学生 1.2.3.4. 5. 六项课堂权益:允许学生随时提问;允许学生插嘴;允许学生质疑老师;允许学生选择同桌;允许学生重做 “” 测验。看着如此等等的一些关于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和舆论宣传,啼笑皆非。冷静下来思考,不禁有些疑问:教学 “”“ 中到底怎样才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民主、师生平等的真正涵义是什么?如上的那些做法就是以人为本、以 ” 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吗?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仔细考虑一下,问题就在于当代的一些教学改革者们忘记了教育和教学 的本义,由此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与教育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 这两个方面应该是辨证统一的。深一步分析会发现,忽视教师在教学中主导地位和作用的症结在于将教学的目的层面 “”“”“” 与方法层面混淆了。教学目的层面上,师生合作、教学民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非常有限的,具体的、小步 “” 子的、阶段性的培养目标的调节可以个别化,但是教学要达到的培养人的最终质量规格,虽是多样的,但不是可以 通过师生民主协商来确定的。如何教、如何学是方法层面的东西,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通过师生合作、协商、沟通、 交流是应该的,也是达到教学目的必然要求的。但是,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主要的不是一个师生平等协商的问题, “ 这个方面教师有责任承担起领导、引导的主导作用,否则就是失职,就是辜负了国家和社会的重托,也是误人子弟。愉 ”“”“”“” 快学习、快乐学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等等,变化的是教和学的方式,最终还是要学习,要达到教学目的, ------ 即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按照社会所要求的发展方向、最大可能地占有社会所提供的发展可能性。这就必然要求教 学是在教师主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忽视教学中的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就是从根本上否定了整个教学。这是 当前教学改革中必须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 首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认清自己的角色的变化: (1) “”“” 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 我们应该允许教师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 ,,“”“” 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 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 “”“” 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 “” 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 “‘”’ 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 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 “”“” 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了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在新课程中,教 , 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 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5) “”“” 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 “ 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 ”“” 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6) “”“” 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