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的基本思想及方法要点
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以系统的逻辑功能设计和数据流关系为基础,根据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借助于标推的设计淮则和图表工具,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反复,逐层把系统划分为多个大小适当,功能
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以系统的逻辑功能设计和数据流关系为基础,根据 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借助于标推的设计淮则和图表工具,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 上”的反复,逐层把系统划分为多个大小适当,功能明确,具有一定__性,并容易实现的模 块,从而把复杂系统的设计转变为多个简单模块的设计。 从目前大多数信息系统的__现状来看,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是运用最为普遍,同时也是 最为成熟的一种__方式。简单地说,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可以用三句话进行概括;自上而下; 逐步求精;模块化设计。 首先,自上而下,就是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系统分析阶段,必须采用整体大于局部、 上级优于下级的设计思路。优先考虑如何满足__层的管理需求,其次才考虑中层与底层的管 理需求。 其次,对客户的需求分析应做到逐步求精。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力图在编写程序之前就 清晰地了解客户的实际运作过程,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__方案,并且为将来可能的功能扩 展留有充分的余地。 最后阶段才进入程序编写阶段。在进行软件设计时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并且采用自 下而上的实施方法,即先__一些能够__运行并完成某些功能的小型程序模块,而后将这些模 块进行组合。采用这种设计方法,在所有功能模块__完成之后,只需将所有模块进行有机组 合,就能够获得一个完善的系统。 二、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的由来与发展 在数据处理领域,“结构化”…词最早出现于程序设计,即结构化程序设计。“结构化” 的含义是指用一组标准的准则和工具从事某项工作。在结构化程序设计之前,每一个程序员 都按照各自的习惯和思路编写程序,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统一曲技术方法,因此,程序 的调试、维护都很困难,这是造成软件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1966年,Bohn和Jacopinl提出 了有关程序设计的新理论.即结构化程序设计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任何——个程序都可以 用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来编制,而且只需这三种结构。这三种结构分别是顺序结构、判断结构 和循环结构,其特点是每种结构只有一个入口点和一个出口点。程序设计的新理论,促使人 们采用模块化编制程序,把一个程序分成若干个功能模块,这些模块之间尽量被此__,用作 业控制语句或程序内部的过程调用语句将这些模块连接起来,形成—‘个完整的程序。一般 来说,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不仅大大改进了程序的质量和程序员的工作效率,而且还增强了 程序的可读性和可修改性。 显然,结构化程序设计是一种成功的方法。但是,它并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特别是 系统__过程中的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问题。程序设计员不可能对一个系统产生整体的印象,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也不能解决系统的结构问题,更不能解决系__略模型的表达问题。 但是,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启发了人们对系统设计产生了新的想法。既然可以用…组 标准的方法来构造一个程序,___不可以用—‘组标准的准则和工具进行系统设计呢?于是, 结构化程序设计中的模块化思想越引入到了系统设计工作中。一个系统由层次化的程序模块 构成,每一个模块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每一个模块只归其上一级模块调用,并且有模

